天山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今音乐舞蹈·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
驰名中外的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组曲。此套曲流传于天山南北各地区,演唱风格各具特点,但均保持其基本曲调。它们同龟兹乐一样,也是将歌、舞、乐融合在一起的大型音乐作品。它们是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向套曲形式发展的重大成果,是一部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也是祖国音乐舞蹈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十二木卡姆》分别是: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木夏乌热克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盘吉尕木卡姆、乌扎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斯尕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这十二套大组曲都具有曲调丰富、结构严整的共同之处,每一套大组曲又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十二木卡姆》整个包括一百七十多首曲牌和七十二首乐曲,如果从头至尾演唱一遍要长达二十多个小时。《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莱甫。演出时以散序——中板——热烈的快板这种速度的程式发展。《十二木卡姆》中的歌词,既有民歌、民间长诗,也有诗人们创作的诗歌。公元15世纪的察合台汗国伟大诗人纳瓦依的许多诗作便是《十二木卡姆》的演唱歌词。《十二木卡姆》还因地区不同而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伊犁木卡姆五种。其中以喀什木卡姆的规模最宏大,形式最完整,曲调最为丰富。
维吾尔族人13世纪开始逐渐放弃了原来通称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大曲名称,14世纪采用了木卡姆术语。随着伊斯兰教在全疆统治地位的确立,15世纪木卡姆术语便普及到天山南北。
和田诗人、乐师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于公元1859年写出《乐师史》一书。他写此书时,参阅了当时的各种资料,因此书中描述的音乐家,就不单是指维吾尔族人,而且包括中亚地区的音乐家。书中专门介绍了对《十二木卡姆》的形成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音乐家,如法拉比、阿曼尼莎、喀迪尔汗等。
法拉比(870—950),全名是穆罕默德·依本·艾卜奈斯尔·艾勒·法拉比。《十二木卡姆》中的《拉克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乌扎勒木卡姆》三套木卡姆便是他创作的。《乐师史》介绍他出生在阿尔泰地区。他自己在笔记中说;“我的部落是康居——钦察。”康居——钦察是组成哈萨克族的主要部落,所以他应是中亚锡尔河流域哈萨克草原的突厥语族人,他是一位被评介为“全才”的伟大学者和音乐家。他写的《音乐全书》《论音乐》《长诗和韵律》等著作,对伊斯兰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吾尔人喜闻乐见的古老的民间弹拨乐器卡龙琴也是他发明的。他还被誉为中世纪的亚里斯多德。
阿曼尼莎是16世纪叶尔羌汗国国王阿不都热西提的王妃,是诗人、音乐家,也是书法家。她擅长演奏弹拨尔琴,对《盘吉尕木卡姆》的演唱尤为娴熟。她演唱木卡姆时,经常用自己创作的诗歌,化名“乃裴斯”。她原是贫苦樵夫马合木提的独生女。一次,出外狩猎的国王发现了她,被她的才华所倾倒,向她求婚。阿曼尼莎嫁给国王后,她除自己创作了《依西莱提安库孜木卡姆》之外,还召集民间乐师对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系统的整理,使其定型成套。著名音乐大师、木卡姆演唱家喀迪尔汗也积极参与指导了这项工作,协助阿曼尼莎完成了维吾尔族音乐史上这一划时代的改革。流传至今的《十二木卡姆》仍是以阿曼尼莎整理的为骨架的。阿曼尼莎的名字在维吾尔文化里程碑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阿曼尼莎同时代的喀迪尔汗是叶尔羌(今莎车县)人。他是当时极著名的木卡姆大师,曾创作过《维沙勒木卡姆》。他依照阿曼尼莎的主张,在参定《十二木卡姆》乐曲的同时,在整理木卡姆的唱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乐师史》上记载,他改革了热瓦甫和名为“汉西塔尔”的八弦琴。他在当时的伊斯兰诸国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人不远万里来向他学习音乐。由于喀迪尔汗等人的贡献,《十二木卡姆》对“丝绸之路”上各地的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