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的三一律——布瓦洛的理性主义美学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教条的三一律——布瓦洛的理性主义美学观

十七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文艺观就是法国理性主义的具体表现。新古典主义的理性美学观又集中体现在布瓦洛的《论艺》中,布瓦洛把理性看作艺术最内在的核心,他曾这样写道:

要爱理性,让你的一切文章

永远只从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在布瓦洛看来,理性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艺术美必须要符合理性,美也就是普遍和必然的,他认为理性主要是指普遍的人性,既然人的本性如此,就应该有艺术和美的普遍标准。同样,布瓦洛还主张艺术应永远接近“自然”,他把自然与理性、真实、普遍看成同等意义,艺术的真实自然也以理性为基础,这样,以理性为基础,美与真也是统一的。就布瓦洛强调艺术的普遍性来看,他的出发点基本上是正确的,问题在于他把理性绝对化了,从而将艺术教条化了。既然建立理性上的艺术具有普遍性,那么具有普遍永恒意义的作品也就是优秀作品,而古希腊罗马流传下来的作品又是符合这个条件的,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人性中普遍永恒的价值,总之,古典作品体现的就是自然,所以,应该摹仿古人和古典作品,摹仿古典就是用最好的方法把自然表现得更完美。如何评价古典作品,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贺拉斯的《诗艺》已有了明确的论述,希腊罗马的作品又提供了具体的实例,这些作品体现了最好的法则,必须严格加以遵守。为此,他详细讨论了诗的分类和法则,他特别谈到了“三一律”。本来“三一律”指作品内在结构中需要保持的一致性,即行动,时间和地点的统一,它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而常用的一套法则,布瓦洛在此问题上又把“三一律”固定和教条化了,他反复谈论了如何遵守“三一律”,充分表现了布瓦洛封建保守的审美理想和文艺观。众所周知,高乃依的悲剧《慰德》公演后,曾遭到保守派的指责,说他违背了“三一律”,从而引起了对“三一律”的争论。事实证明,莎士比亚在此以前就用他伟大的作品证明了非“三一律”的可能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