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星的文化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影星的文化水

某大学一间异常宽敞的阶梯教室。听讲的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教授、讲师、助教;讲课的是某电影学院的一位中年女教师。课题是她的老本行:电影表演。你听,她眉飞色舞地开了腔:

“演员的表演要抓感觉,比如说吧,那武松骑着马直奔景阳冈……”“?。武松什么时候骑马上景阳冈!”台下听讲的人惊愕了。他们始而窃窃私语,继而坐立不安,越听越不是味,终于纷纷离席退场。教室里只剩下几位酣然入睡和碍于情面而坚守岗位的老者。

——“想不到电影圈里有人竟这等水平。连电影学院的教师都这样,那演员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 “怪不得我国电影总体水平上不去,靠这些人拍片,能不出臭片子吗!”

要说电影圈里没人才,也委实冤枉。老、中、青三代人中都不乏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处处冒灵气的人才。但电影界,尤其是演员队伍文化素质低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们的影星也有了不少长进,你看,那一幅幅明星照显然已不那么拘谨,其“暴露”的胆量和程度,并不比外国影星差。但仔细端详,眉宇间,总觉得缺少点“味道”,除了肉的袒露和忸怩作态外,脸上,眼睛,则苍白得很。

要知道,演员的脸,就是影视的视觉语言,它告诉观众的要比对白多得多。有位享誉世界影坛的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就曾说过,“我为自己的影片寻找富有表现力的面孔,要让他们一出现在银幕上就能说明一切。”

面孔的表现力是内在素养的反映。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演员来体现的。行家们称赞郑振瑶”很有文化地演了一没有文化的宋妈”,是因为演员准确而细腻地挖掘出《城南旧事》中那个保姆的文化心理。倘若换一个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去演,她只能“展现”,而不会“挖掘”。演员和艺术家的界限就在这里。

许多演员,扮演个“痞子”类的角色,或街头小妞时,还算称职,不必导演怎么引导就能入戏。这样的戏,临时找个群众演员就能充当,何必非专业不可!但是影片中不能只是“痞子”和小妞,一旦需要知识型,需要大家闺秀,需要宋氏三姐妹那样的扮演者,称职的能有几位?

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斐曾说:“七分文化,三分电影。”这话对所有与影视有关的人来说,都是金玉良言。有些影片档次不高,其源在于拍片人的艺术素养不高。李小龙的“功夫片”能威震世界,除了拳脚的绝技之外,恐怕也与他从影前曾在大学攻读哲学与心理学有关。

光会演戏的,成不了好演员。连《红楼梦》都没看过的演员怎么能理解原小说中的人物,怎么能表现出其中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怎么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氛围呢?因此,黄蜀芹在拍摄根据钱钟书小说改编的《围城》时就要求演员反复读原著,以提高演员们再现原著精神的必要的文化素养。可是,相当多的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片品位不及原著,其原因也在于演员的文化修养不高上。

提高电影创作人员的文化修养,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