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圣弃智、绝学无忧
春秋末年,各学派思想家都围绕着天道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老子在这场争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从而形成了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影响颇大,但在教育目的、内容及教育原则上存在不少遗憾。
老子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的目标,而“道”的最本质特征是“无为”,因此他希望培养的人是具有“无为”品质的人,能顺其自然,而决不积极进取。
为此,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不争、知足、贵柔。不争取个人名利,不要贪婪,不要追求个人欲望,同时认为:一个人要想经常朝气勃勃,生命力旺盛,必须“贵柔”,这样可使人由柔变刚,由弱变强,反之,盛气凌人者易招致灾祸。老子提倡的这三条美德,尽管有教育人们不争功利、不走极端、养成谦虚美德等积极性,但它使人们得过且过,不求进取,固步自封,柔弱落后,面对矛盾困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这是不足取的。
老子认为:感觉器官是引起私欲、使人走向邪路的邪恶之门,为了防止私欲,拨邪归正,他主张闭目塞听,杜绝感官,关掉引起私欲的邪恶之门。他进一步指出,教育人们认识“无为”之道,根本不需要通过什么耳目等感觉器官。这一教育原则,彻底否定感觉经验、否定感性知识,是一条根本错误的唯心主义教育原则,再说,它为了反对不合理的私欲,连合理的欲望也摒弃了,这又是违背人性的禁欲主义,直接影响了以后道教修炼成仙等思想。
老子不仅主张闭目塞听,而且主张绝学弃智,减损知识。他认为:知识和私欲一样,严重干扰了人们向“道”的最高境界前进。他把“为学”与“为道”对立起来,认为“为学者日益”则“为道者日损”。学习知识会影响对道的追求,每天增长一分知识,就会减损对“道”的一分理解。因此,对知识必须“损之又损之”,达到“无为”即无知无识的状态。他还认为“绝学无忧”,不学习知识,可以免除忧愁。他甚至认为:学会不做学问本身就是最大的学问,就可不犯众人所犯的错误。这固然包含一种辩证法的思想内核,也是对当时的诗书礼乐教育的不满和批评,但他把“学”与“道”割裂开来,否认知识的重要性,对后世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继闭目塞听、绝学弃智之后,老子进一步提出了涤除玄览的教育原则,就是要人们把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干扰,牢固地守住一颗清静虚寂到极点的心,这样,心与“道”合,人们也就把握住“道”了。这既排除了感性认识,也排斥了理性认识,而专讲内心的直觉静观,这是唯心主义的,应该批判。
总之,老子主张“无为”,与世无争,也无知无识,这种消极的思想是十分有害的,只能使人们陷入愚昧落后中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