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备”与“文武分途”
先秦时期,如《左传·成公十三年》所讲:“国之大事,在祀(宗教活动)与戎(军事活动)”。统治者重武,从治理国家上讲究兼备两手,正如《说苑·君道》所言:“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要做到文武俱行、文治武备,就必须要求在教育上以“文武兼备”为宗旨。因此,文武双全成为社会所追求的合格人才的标准模式。
汉代以后,文官武士严格区分,社会发展了,有了文武两大类的分工不同。社会分工越细,本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和标志。但这文武分工却逐渐反映在教育上与社会所需人材的标准模式上,便逐渐使教育向偏重于文的方面倾斜,于是越来越“文弱”化,文弱书生“短后为耻”(穿习武者所穿的短后襟的专用服装当成耻辱);于是科举大兴,以诗书经典为依据决定取舍,便造成了近两千年的“文武分途”和“重文轻武”了。
“文武分途”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弊端,历史上有识之士如明末清初时的颜元和李刚主,从批判程朱理学角度,对它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提出了改革教育的主张,号召天下为救国强民,“文武合一”、“文武兼备”,尤其学校首应如此。
看来,从教育的宗旨上看,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材,提倡文武双全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封建社会两千年的历史教训给予后人的警世名言。
近现代的学校教育,无不提倡全面发展;我国近40多年,更强调这一点。但作为社会分工,又不能要求青少年人人都是“庸才”,必须各有特长。因此,具有体育特长者,从为体育尤其为高水平竞技培养后备军上看,又必须有所区别对待,所以青少年业余体校,学校里成立高水平运动队等便被公允。但是,这一社会分工的需要,绝不能重演“文武分途”和教育上“文武分离”的历史悲剧。——一些中学生,重文者埋头啃书本,文弱之风又起;另一些重武者抛开书本,操场上找出路,有个别者近乎文盲,这样的现象并非难于寻觅。
历史告诉我们:学校教育上“文武分离”,并不是社会上“文武分工”之所需!教育工作者尤应“三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