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1032—1059),字逢原,江苏江都人。才华出众,早逝。他的诗充满了愤世与济世之情,构思奇特,富有浪漫色彩,风格较雄健。有《广陵先生文集》。
历来诗人多因春归而伤感。“落花流水春去也”,引起多少诗人惆怅之情。而王令这首诗却充满积极精神,名为“送春”,实为“留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写春日的景色。暮春三月,虽然已经“绿肥红瘦”,有些花开始残落,但毕意还有些花又开了。花儿已不如初春时那么繁茂,却还留着春天的身影。这就为后面相信能唤回东风作了铺垫。那檐头呢喃的飞燕,每天还来往频繁地哺喂雏燕,人们还能听到春天歌唱的声音。落了又开的花儿,穿梭来往的飞燕,仍然给人们留下春天美好的印象。诗人并没有在送春时写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景象,说明在诗人心目中春是永驻的。春真要离别人间了吗?是的,她将悄悄离去。然而诗人相信,只要真心诚意地挽留她,还是可以留得住的。即使她已离开,也会被一片真情感动而回来。第三句“子规夜半犹啼血”,用子规啼血的典故,表达了对春天的热忱的留恋。“子规”,一名杜鹃,其声似“不如归去”,此处用此典故,十分恰切。子规在春夜的啼鸣,在诗人心目中,正是在呼唤着春天归来。“子规啼血,辛苦于心”,夜已深了,子规还在不停地啼鸣,呕心沥血,亦足见其真挚留春之情。“不信东风唤不回”,最后一句以肯定的语气说明只要满腔热情,态度诚挚,春天还是可以唤回的。
这首诗以子规啼血唤东风的形象,阐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虽题为送春,却无伤春之感,而能给人们以启示:只要坚持信念,执着追求,事情总可以办成功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