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忆钱塘江》宋山水诗鉴赏
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反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说起钱塘江,人们最难忘情的恐怕还是“怒涛卷霜雪”的情景吧?钱塘江潮,那万马奔腾的气势,曾经吸引多少诗人去描绘它雄浑壮阔的风彩? 王维说:“日出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王维不一定到过杭州,但这两句诗用以形容钱塘江潮也未尝不可。
然而,钱塘江就永远是雪浪排空的怒潮吗?聪明的李觏避开前人的窠臼,他笔下的钱塘江竟然是风和日丽、秀美多姿的另一番景象。“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首先,“昔年”二字就耐人寻味,为何当时不写? 偏要过数年之后再来回忆?这是白居易的经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写忆比即景更能表达自己的向往之情。为何要强调“乘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钱塘江的美景令人陶醉,情不自禁地要把酒临风,开怀畅饮。“隐隐山前日半衔”,这是坐在船上见到的景象。远山隐隐,说明水面浩渺。王维描写汉江:“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有无中的山色,和隐隐约约、时隐时现的山色是同一含义。“日半衔”不仅是说天色已近傍晚,也是说天气风平浪静。试想,如果是巨浪滔天,那情景就只能是“银山堆里看青山”了,哪能看到水天一色的地平线上“日半衔”的静态美呢?诗人着意描写的正是钱塘江的静态美: “好是满江涵反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日半衔的夕阳返照江面,江面上的片片白帆就象一个个身着淡红衫的凌波仙子一样,在翩翩起舞呢! 诗人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那景象是多么的动人和迷人,难怪诗人在数年之后还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不能忘怀!
值得深思的是,作者何以能写出这样的好诗? 除了他亲身的体验之外,在艺术上还受到前人的启发。唐代雍陶描绘洞庭湖与君山的那首七绝:“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髻鉴中心。”这首诗的特点是: 避开孟浩然“波撼岳阳城” 的阳刚之美,去挖掘洞庭湖“烟波不动”时的静态美。而且,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笔法将静止的君山写得活灵活现。如果我们将这首诗和李觏的《忆钱塘江》对照一下,艺术的渊源,不是有迹可寻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