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原文与赏析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刘随州集》中有《至德三年……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如果所寄与此“李中丞”同为一人,那么,送其罢归,则当为至德后之作。仅就所言“明时”看,大概属于安史之乱平息后的作品。题“归汉阳别业”,一作“之襄州”。

中丞是归者过去职务,今日斥退罢归,景况寥落。作者为其不平,特意送至江头。诗中充满惋惜与关注。日暮黄昏望着友人渐去渐远的背影,情怀翻腾,感慨百端,起句以浩叹发出。“征南将”点明归者以前身份,就是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而今却被朝廷罢斥下野,投老江头,萧条南归,恓惶而去。“流落”二字贯注情感,突发领起,总冒全首,含裹通体,撞心触眼,是为一篇主意所在,一起手即与别者连缀扭结,开出下文若大天地。此句从眼前即事写起,次句叙其人先前军职显要,重兵在握。“驱”犹言部勒、统率,下得有力。“十万师”而能驱遣自如,略略显出叱咤风云的才干,见出其人的不凡。不过这些都成为过去,一个“曾”字,深深地荡入雄壮的岁月,含有不少唏嘘惋叹。首联今昔对起,叙其身世处境,感慨难以名状。

颔联写友人困顿坎,犹眷恋朝廷。 “罢归”、 “老去”点明将军“流落”之因,“归无旧业”说明题目的“汉阳别业”,则家徒四壁而已。也顺便交待其人一心戎马,不解营生。在“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新息道中作》)的时代,老去投归,景况可想。两句上二下三,前后转折,意义上中间含个“而”字在,顿挫而沉郁,有杜诗风神。这位将军可能也有“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代边将抒怀)》的经历,而今却被罢黜、斥退,且无业可凭。朝廷待之如此,可见不明。不明,尚且依恋,愈见其人忠心诚款,至老恳恳。美曰“明时”,实则为作者对时局的微词。两句为对文,作互文看更有慨触。次句语由直寻,羌无故实,但“老去”犹“恋”,则使人不能不想起廉颇老矣还希重用的史实,而同情这位被迫退职的军人。

颈联两句又荡回过去,承“曾驱”来,追想将军昔日独镇“三边” (泛指边防),敌寇生畏,关塞晏然,有功于国。次句为“一剑知轻生”的倒句。“一剑知”犹谓自己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也即“身当一剑答君恩” (《献淮宁军节度李相公》)的凛然之怀。另外,出生入死,“乱军交白刃,一骑出黄尘” (《送裴郎中贬吉州)》那样效命疆场,也只有随身伙伴——佩剑知道。有感于时局不明,焉得逢人而语,这是感慨系之的话。两句研炼深密,句凝字稳。谓语“静”、“知”殿在句后,以示其人的功业与赤心。独静三边,为国轻生,以示“罢归”,尚非其时。

以上六句都可视为挥手别后所思,尾联“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结到眼前,以实景束住,想其故居旧业无存,故有“欲何之”的忧问。既罢归而无所可去,伤其恓惶流落,老而不遇。这末尾回首一问,既关合“罢归”句,又与起手“流落”语意连成一片,使“全诗的四肢百节就都活动了”。(喻守真)日暮苍苍,汉水茫茫,老将白发,归去何方。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汉江也似乎淹没了诗人关照的疑问,“欲何之”的关注之情,也使人思绪波荡,而联想起诗人“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饯别王十一南遊》),触动读者深切的寻思和悬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