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江楼闲望关中亲故》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群玉·江楼闲望关中亲故》原文与赏析

李群玉

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

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

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

风凄日冷江湖晚,驻马寒光独倚楼。

湖南诗人李群玉“清才旷逸,不乐仕进” (《唐才子传》),其诗多写登山临水,怀人送归之事,并在其中寄托自己羁旅坎壈、壮心难酬之情。这首七律,就是通过登高临远,怀亲思故之笔,来抒写诗人的身世之慨。

首联以景语发端,寓叙事写情于其中。“摇落江天欲尽秋”一句,叙时令而以景语出之:暮秋之时,万物凋零,临水处江天一色,旷远萧瑟。诗人于秋江远天之前,冠以“摇落”二字,在“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 的秋景中,自然溢出了登山临水、贫士失职的坎壈之情,正所谓“摇落深知宋玉悲”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这一句对景兴起,寄情高远,然读者眼前已然浮现出愁怀萦结的人身影。“远鸿高送一行愁”顺接首句描绘秋色。寥廓的江天中,一行北雁向南飞入诗人视野。如果说“摇落江天”还只是大笔写意的虚景,那末,这一句则是以实相补,于一虚一实中,抓住楚地暮秋最具特色之景,将这幅楚江秋色图绘得景高意远,神完气足。由秋暮而及征雁,由征雁而顿生愁情,这一“愁”字,既呼应“摇落”二字,又为中间两联写情透露先声。

中间两联抒写摇落之愁情,以“音书”、“身世”、“年貌”、“时情”四桩心事,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地抒写诗人心中婉转百结的悲哀。鸿雁由北而来,撩动了诗人的乡愁,经过关中的鸿雁,可否带来亲朋故旧的书信?人言雁足传书,果其真乎?诗人引领以望空中征雁,刹那间心中升起一线希望。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大雁从头顶飞过,希望亦被雁行带走,送来的是更加沉重的失望。多少次的期待,多少次的失望,亲人依旧是音讯渺无。关中亲故的书信,对诗人何以如此重要,是对亲情友谊的思念,抑或这书信关系到诗人的宦海升沉?诗中不曾点破,却继之写身世蹉跎之悲。在忧切殷盼之中,岁月如逝之情更甚,在家乡楚地,难道就要一事无成地销磨尽这青春年华!看着眼前纷纷吹落的黄叶,诗人感到自己的青春容颜正在逝去,随着那枯叶远远飘去。算了吧,时情冷暖,一切的一切,都交付与无言东去的碧波,任其飘流。这四句诗,一句一意,前后相生,将诗人的愁情层层写出,层层加深,最终陷入难以解脱的愁情之中,正如诗人在《雨夜呈长官》诗中所言: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把诗人身世潦倒,岁月虚度之悲写得淋漓尽致。

“风凄日冷江湖晚,驻马寒光独倚楼”二句,以写景呼应开篇,就倚楼望亲故之题作结。在秋江日暮高楼之上,在风凄光寒之中,诗人伫立北望,晚风拂动着他的衣襟,冷气侵袭着他的愁心。全诗以凄冷的景语结束,辞尽意不尽,仿佛在整个意境空间中飘拂着不散的愁丝。

本诗结构颇为新颖,就诗题看,全诗是写江楼所望而引起的思亲故之情。按照通常的写法,当先叙登楼所见,再写所见之感,而本诗则先以景色敷染,继之以抒情,结语方才点题,在四句景语中插入四句情语。这种写法有意识地打乱叙述时序,看似不合常规,但作者却巧妙地利用空间构图关系,将景语与情语融为一体,利用情景之间的粘合力,把写景和言情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表情风格。首联写景,却以“摇落”二字使景语成为情语。颔、颈联言情,却不脱闲望之景,秦云、楚水、黄叶、碧波皆眼前景。尾联绘景,用凄、冷、寒等字染色,将诗人心中对身世、时情的凄凉之情用感官形式赋于景物,在临高望远之中,含不尽之意。这样,全诗的一切景语都成为情语,而一切情语又都以景语出之,情景浑然,很好地表现了感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