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图》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沈周

啼饥儿女正连村,况有催租吏打门。

一夜老夫眠不得,起来寻纸画《桃源》。

【评说】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三一。

关于这幅《桃源图》,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龚鼎孳曾亲眼见过,并有一段题跋,载于《玉几山房画外录》卷上,云:

石田为《桃源图》。石田画法苍老中带有明媚,第一手也。此卷中布景设色,天然自工,而笔墨高肃,见于纸外,间窗展玩,令人步步惜别。桃源避秦,当日有此异境,故应黄发垂髫,胸中不着晋魏。今烽烟满目,桑麻寥落,岂惟入山无侣,殆亦买隐无山矣。

大家都曾为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感动过,殊不知比郑燮早二百多年的沈周,也曾为民生疾苦而愤然写画题诗。这首题在《桃源图》上的小诗,便是明证。诗篇从卧听满村的啼饥声、催租声落笔,完全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叙述当时村民的贫穷饥寒、不堪租税困扰的苦况,大有老杜“三吏”之遗意。画家富有同情心,他激动得彻夜不寐,为百姓担忧。忽而,他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里描写的“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境界,于是,他愤然起身,画作《桃源图》。全诗并没有具体描绘《桃源图》的画面景象,只是写出自己作画的缘起,托出一腔深爱百姓的赤忱之心。沈周又有七古《桃源图》(载《石田诗逊卷八):

君不见,姬周宽仁天下归,又不见,嬴秦猛德天下离。

秦人避秦秦不知,人既移家秦亦移。

移家去,桃源住,万树桃花塞行路。

楚人吹起咸阳炬,何曾烧着桃源树。

老翁尚记未焚书,诸孙尽种无租地。

自衣自食自年年,扰无官府似神仙。

一时落赚渔郎眼,犹怪为图与传世。

诗旨亦以“尽种无租地”、“扰无官府”为意,与七绝的诗意相合,可以参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