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西楼》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曾巩《西楼》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 ①西楼:即诗中“朱楼”。称“西楼”,恐与东面大海相对而言。熙宁十年(1077)八月,作者以直龙图阁移知福州,兼福建路兵马钤辖。此诗作于任上。②钩:挂起。箔:帘子。

【译文】 漫天乌云低垂,那排空的海浪,也好像乌云一样,去而复回;忽然北风吹过,挟带着数声震耳欲聋的狂雷。我却用钩把朱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高高卷起,悠闲地躺卧床上,观看楼外千山急雨卷地而来!

【集评】 今·钱钟书:“就‘八家’而论,他的诗远比苏洵、苏辙父子的诗好,七言绝句更有王安石的风致。”(《宋诗选注》第47页)

今·王英志:“诗人选择了‘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莱辛《拉奥孔》语),渲染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与气势,描绘出海滨自然界特有时刻的壮美情态,并披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享受。……全诗气势磅礴,尺幅千里,而又不失雍容之态,充分表现了曾诗的特色。”(《宋诗鉴赏辞典》第185-186页)

今·王琦珍:“尺幅千里,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海天一隅雷雨将至时的壮观,其笔力并不亚于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沉雄,但却同时又使人从那似云非云的排空海浪,那难分难辨的雷声与涛声中体味到一种意趣。面对千山急雨卷地而来的壮丽场面,诗人却超然物外,不为所动,高卧朱楼,似乎特别闲适,这就更进一步加强了全诗那种深婉不迫的情趣。”(《曾巩评传》第185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990年版)

今·范宁、华岩:“这首绝句前两句写云涛雷声,末句言千山急雨,都是壮阔雄伟的场面,而作者在此情境中从容地卧于楼中,卷挂起帘子来欣赏雨态,给人以一种不为风云变幻所动之感。”(《宋辽金诗选注》第92页)

【总案】 这是一首写景出色的七绝。写景不仅生动如画,而且有飞动之气势,有令人惊心动魄之音响,有极其逼真的气氛渲染,还有跌宕起伏之致。但此诗之妙,更在于写景中含蓄而有力度地抒情、咏志。在风吹、云涌、浪卷、雷鸣的惊险情景中,诗人卷起窗帘,高卧朱楼,悠然观赏千山急雨席卷而来,这是何等开阔的心胸,雍容的气度,诗人不为风云变幻所动的沉静深稳性格,力求上进、欲有所为的思想境界,全都跃现纸上。在即景发兴之中,借动静的反衬对照,似有似无地寄托象征。因此,此诗不仅意境雄伟壮阔,而且蕴藉高拔深厚。它与曾公亮的《宿甘露僧舍》、苏轼的《南堂》诗境相似,都是宋代七绝的杰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