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王观·卜算子》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鉴赏《两宋词·王观·卜算子》王 观

王 观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浙东:两浙东路的简称,今浙江省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②“水是”二句:这里都是形容山水的秀美。眼波横,古人常把女子的眼睛比作秋水,又把女子的眼神、眼光称作秋波。眉峰聚:典出《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③盈盈:美好的样子。

鉴赏 王观传世词作并不多,而这首是其中较为人所熟知的。全词用语非常朴素,上阕借用美人的比喻,盛赞江南山水的秀丽,下阕以送春和送人对举,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之意,也写出了自己的惜别之情。

王观词向以新丽、工巧、浮艳、平俗等特色闻名,这首词占有新丽和平俗两种特点。本来以山水比喻女子的眉目已经是被文人用滥了的手段,但是本词的作者几乎就是用最直白的语序,用最直白的词“是”,把这两个比喻用出了新丽的色彩。最末“若到”句,则体现了平俗的特点。平俗不是庸俗,更不是低俗,而是用平易通俗的语句和意象,来表现一种相对幽深的感情和意境。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以本词与其他三首词作比较,说:“山谷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通叟云:‘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碧山云:‘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河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三词同一意,山谷失之笨,通叟失之俗,碧山差胜。终不若元梁贡父云‘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为洒脱有致。”我们这里不用讨论这四首词的优劣,但吴衡照所说“通叟失之俗”,一“俗”字却是抓住了关键。不过与其说王观词“失之俗”,不如说是“得之俗”吧。“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有时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秀风格。

竹阁延宾图 【宋】李唐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首词在情感上也很值得玩味。表面上看,在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中,作者对好友的幸福生活进行了展望,全词的感情色彩似乎是明快的,但下阕“才始……又……”二词则泄漏了词人的真实感情是“愁”。隐藏在整首词明丽色彩下的,是词人在送别好友时的忧愁,而细想之下这份忧愁又很复杂,它包含了春愁、闲愁、离愁,或许还有羁旅宦途之愁和乡愁。这关键又在“赶上春”三字。我们知道春去夏来是自然规律,大致上越南方的地区春去得越早。“赶上春”三字说明,王观所在地的春天已经过去,而浙东地区还是春天,那么可想而知,王观当时所在的地方必然是在浙东以南。而王观是江苏人,江苏在浙东之北,也就是说此时王观是在远离故乡的宦途之上,仕宦之地可能还是偏僻荒凉的南方(比如永州,王观曾被贬永州)。因此在他送友人去浙东的时候却说“江东”,可能在心里是把自己的故乡也包括在内了,这欲归不能的忧愁可想而知。词的第二句“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行人”就不单指鲍浩然,而是指许多去江东的人(当然,这也可能是作者虚构的行人)。当远离故乡的词人满怀着忧愁送别好友,问起顺路遇到的一些旅人要去哪里时,旅人们的回答居然也都是要去那个风景秀丽的“江东”故乡,词人心里是有大哀愁的。不过全词的结尾却是以对友人的劝慰收住,隐藏在劝慰之中的是词人无限的羡慕和乡思。

本词曾被误认为是苏轼之作,可能是因其清新、大胆的风格,颇与苏轼相仿吧。(姚苏杰)

集评 宋·王灼:“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碧鸡漫志》卷二)

链接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元代也有路,宋代的路大,元代的路小,相当于州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