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研究《西江月》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毛泽东诗词研究《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创作背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至井冈山,在此创建了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带着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军队和湘南起义中组织的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会师,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同年2月至11月,我井冈山军民先后粉碎了江西国民党军队的三次“进剿”和湖南、江西国民党军队的两次“会剿”。根据地在全盛时期共拥有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均属江西)的全部和吉安、安福、遂川(以上亦属江西)、酃县(属湖南)等四县的部分地区,方圆275公里。12月,彭德怀等率领红军第五军主力到来。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红五军留守井冈山,与第三次前来“会剿”的湖南、江西两省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根据地失而复得。1930年2月,由于当时的党中央特派员和湘赣边界特委负责人执行“左”倾政策,错杀了绿林出身的红军指挥员袁文才、王佐,导致其旧部叛变,井冈山遂沦为白区。井冈山根据地虽然只存在了两年零几个月,但毛泽东所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井冈山道路,却引导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本篇讴歌的是我井冈山军民第二次反“会剿”战斗中的关键一仗——黄洋界保卫战。1928年8月30日,湖南、江西两省国民党军各一部,乘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及红四军主力尚在湘南、赣西南地区转战未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我红军守军在赤卫队等群众武装的配合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英勇抗击敌军一个师的猛攻,终将其击退。9月上旬,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回到井冈山,得知黄洋界战斗的胜利,十分兴奋,于是便作了这首词,以纪其捷。



【注释】

〔井冈山〕在江西、湖南两省边境,跨宁冈、永新、遂川、酃县等四县,属罗霄山脉万洋山北段。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势雄伟险峻,其中多盆地。

〔山下句〕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红军的战旗。在望,在目,在视野中。

〔山头句〕鼓角,指红军的战鼓、军号声。角,古代军号以牛角为之,这里是沿用旧称。相闻,谓听得见。以上二句,可参看《孙子》卷七《军争》篇:“言不相闻,故为鼓铎;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太平御览》卷二九七《兵部》二八《训兵》引唐代李靖《卫公兵法》曰:“使士卒目见旌旗,耳闻鼓角,心存号令。”

〔我自句〕我,指我井冈山根据地的军民。自,语助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岿然不动,《孙子·军争》篇曰:“不动如山。”旧题三国魏时曹操注曰:“守也。”唐代杜牧注曰:“闭壁屹然,不可摇动也。”岿然,形容高峻挺立。

〔早已句〕谓我根据地军民早已作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严阵以待敢于来犯之敌。森严壁垒,宋范成大《次韵郊祀庆成》诗曰:“百神森壁垒。”森严,整饬、严整。这里用如动词。壁垒,古代军营的围墙。这里借指防御工事。

〔更加句〕加,加上,加以。众志成城,《国语》卷三《周语》下载,伶州鸠引谚语曰:“众心成城。”三国吴时韦昭注曰:“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又,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三《居处部》三《城》引汉代应劭《风俗通》曰:“众心成城。俗说曰:众人同心者,可共筑起一城。”词中形容我根据地军民团结一致,构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黄洋界句〕黄洋界,是江西宁冈和湖南酃县通往井冈山区的要隘,在井冈山区西北部。海拔1342米。两侧为深谷、峭壁,为当时井冈山根据地五大哨口中最险峻的一处,距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茨坪约17公里。隆,轰响。

〔报道句〕报道,谓有人报告说。宵遁,乘着夜晚悄悄逃跑。南朝宋时傅亮《宋公九锡册文》曰:“狡寇穷衄,丧旗宵遁。”《晋书》卷七九《谢玄传》载,谢玄率东晋军与前秦苻坚军决战于淝水,前秦军溃败,“余众弃甲宵遁”。按黄洋界保卫战中,敌军多次密集冲锋,皆被我击退。下午,红军从茨坪运来主力部队留下修理的一尊迫击炮,出其不意地向敌军轰击。当时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因火药受潮而未能打响,第三发则在敌群中开了花。敌军以为我红军大队已回到井冈山,遂连夜撤逃。以上二句,即记此事。



【押韵格式】

本篇守谱用同一部韵平仄通叶,韵脚分别为“闻”(平)、“重”(平)、“动”(仄)、“城”(平)、“隆”(平)、“遁”(仄)。按“闻”、“遁”,与“重”、“动”、“隆”,与“城”,本不在同一韵部,这里是用湖南方音取叶。古人填词,有用方音押韵的作法。



【鉴赏】

毛泽东诗词中,以山为题的就有五六首,直接写山的则更多了。然而诗人涉想奇绝,笔姿多变,绝不雷同。在他的笔下,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岳麓山;“风展红旗如画”的武夷山;“横空出世”、“阅尽人间春色”的“莽昆仑”;“离天三尺三”、“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八宝山、骷髅山;拔地而起,飞峙大江之滨的庐山……这些山,各具情态,各有性格,不同色调,不同神采。有的明媚秀丽,有的峥嵘险峻,有的磅礴雄浑,有的令人乐观,有的气氛悲壮,有的善解人意,有的桀骜不驯……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笔调写来,种种山岭,无不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然而本词题为“井冈山”,却并没有对山作细致描绘,甚至没有一笔写到山水、草木等的具体形态,而是用多视角的远景镜头摄取作为人民战争铜墙铁壁的井冈山的总体形象,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这首词通过对1928年8月黄洋界保卫战的绘声绘色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斗争,艺术地展示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词的上片,描写这场激战前夕浓烈的战斗氛围:井冈山上下,漫山遍野红旗飘扬,鼓角震天。英勇的井冈山军民正同仇敌忾,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歼灭来犯的敌军。开头两句,对仗领起。一句写目见战阵:“山下旌旗在望”;一句写耳闻战声:“山头鼓角相闻”。在这里,一个远距离视觉意象和一个近距离听觉意象的排比,先声夺人,一下子把读者带到当年的战争氛围里,使人感受到红军指战员的决战决胜的昂扬斗志。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两句,描写、抒情、议论兼出,既描写了黄洋界敌我对峙和激战的情景,也概括了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小块红色政权区域的存在和发展的形势。前句,先写敌大军压境,数量众多,气焰嚣张。后句,再以这其势汹汹的描写作绝妙反衬,从本质特征上突出刻画了“我”——井冈山保卫者和井冈山本身溶为一体的伟大形象。处于强敌重重包围之中的我军镇定自若,从容布阵。一个“自”字,充满着自信、从容、高瞻远瞩、有所恃而不恐的气度。这正体现了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军事思想。“我自岿然不动”六字,为全词意脉、灵魂之所在,它突出了红军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和泰山崩于前、黄河决于后而不惊的伟大形象,字字有千钧之力。

词的下片,在意脉上来了一个跳跃。词人没有循常理在两军正面交锋的战斗经过上耗费笔墨,而是充分发挥了短歌小令的写意抒情的特长,以画龙点睛之笔,直陈这次战斗的胜利结果及其必然性。“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两句承前平推,为前阕我军民“岿然不动”的形象,作了议论性的烘托,从而把黄洋界保卫战这场具体战役的胜利,提高到人民战争必然胜利的高度:“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末尾“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两句,便是写“我们”“打破反革命”了。大书特书“炮声隆”,不是强调炮声的威力,而是烘托我井冈山军民同仇敌忾的昂扬斗志,进一步渲染人民战争的胜利声势。“宵遁”二字,举重若轻,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辛辣地嘲讽了敌人乘黑夜偷偷逃遁的丑态。词作开篇以来,层层铺叙,节节紧张,至“宵遁”句凌空一跃,形成高潮。整个下片感情激荡,贯注千钧之力于末尾两句,恰与“敌军围困万千重”形成鲜明对照。胜利的喜悦寓于对敌军的轻松调侃之中,高亢的激情源自革命必胜的信念,从而构成了全词令人荡气回肠的主旋律。

这首词不仅是黄洋界战斗的嘹亮凯歌,实际上也是对整个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热情讴歌,是对井冈山革命武装斗争道路的伟大赞歌。从艺术结构上看,全篇紧扣题目,先描写“山下”、“山头”的广阔战场,其次概括敌我对峙的情景,再分析全山战备情况和军民团结一心的思想基础,最后突出战斗的胜利,逻辑自然,层次分明。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以词写史,以论入词。全词围绕黄洋界一战,以高度集中、概括的典型化艺术手段,把场面描绘、抒情议论、形象说理(点化成语如“众志成城”等)糅合在一起,不仅艺术地记录了这次战斗的辉煌胜利,而且形象地回答了当时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突出问题。标题“井冈山”三字,实际上是“井冈山斗争”的缩语;全词内容,就是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光辉著作的艺术结晶。

毛泽东诗词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是情、意、景、境的互相交融和统一。当诗人处理这几者关系时,总是自觉运用虚与实、有限与无限之间相互对立、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艺术辩证法,虚虚实实,虚实相济,从无限着眼,向有限落笔,以有限表现无限,从而取得含蓄蕴藉、以少总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最佳艺术效果。这首词便达到了如此的境界。词的前半,虚处实写,浓墨重彩地渲染战前的气氛。“岿然不动”四字是传神之笔,写出了红军训练有素,防守森严,临危不惧,临阵不乱的军威,以此表现出红军守必固,战必胜,攻必克的信心。后半则是实处虚写。它没有实实在在地写正面厮杀及红军的英勇顽强,而着重写战斗的结束。两片联系起来看,虚实隐显之间,情、意、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欣赏者浮想联翩,联类无穷。

总之,这首词气魄宏大,寓意繁富,遣词精工。正如陈毅1960年春为此词所写的题记中所说:“此词表现出我军以少胜众不可震憾的英雄气概。……读此词令人增长志气,可视敌军如土芥。”“长志气”者得之于词内情绪的推进,而视敌“如土芥”者,得之于居高临下的艺术视角。二者熔于一炉,正是此词独具魅力、一举成功之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