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查慎行·村家四月词(十首选三)》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清代诗歌·查慎行·村家四月词(十首选三)》鉴赏

查慎行



其 一



小满初过上簇迟,落山肥茧白于脂。

费他三幼占风色,二月前头早卖丝。



其 二



野老篱边独一家,卧闻隔竹响缫车;

开窗自起看风雨,日在墙东苦楝花。



其 三



山妻赤脚子蓬头,从此劳劳直过秋。

海角为农知更苦,合家筋力替耕牛。



这是一个十首的组诗,这里选读其中的三首。全组诗均为于农历四月在农村中所见、所闻和所感之实录。

这组诗以白描手法赋写,不尚藻丽,却能“意无不伸,辞无不达”,既通俗又形象,很能体现查慎行诗作的基本特色。

****



三首诗手法和风格基本相同,这里拟重点讲解“小满初过”一首,其余几首略点一下,即可理解。

其 一(原列第四)

小满初过上簇迟,落山肥茧白于脂。费他三幼占风色,二月前头早卖丝。

上簇,即指蚕儿“上山”。簇,蚕簇,供蚕结茧的用具,一般用禾杆、草绳和竹片制成。就是说,农历小满节气刚刚过去,蚕儿就“上山了”,当它在“山”上完成结茧任务下来时,全体肥白滚胖,活像一团凝脂。这是前二句的大意。小满,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即农历四月上旬。据《懒真子录》云:“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也。”也正是蚕儿即将上簇之时。

后二句的上句说,再经过几次“蚕眠”之后即可收茧了。这里的三幼,作者自注:“三幼,即三眠也。”所谓蚕眠,是指蚕蜕皮前不动不食的状态。蚕初由卵孵化时,体生黑毛,稍长后则蜕皮,此之前体略透明,不食不动,俗谓之“眠”。约隔六七日眠一次,凡眠四次,第四次,称为“大眠”。这大眠后约八日,即上簇结茧。

下句是说,不待蚕结茧,早在二月以前,就已出售了,即“卖青”了。也就是说,当蚕农辛辛苦苦养到可以收茧缫丝的大好时光,可是,蚕丝早早卖与了丝商或别的什么有钱的人了。

****



这首诗以白描素写手法,哀叹蚕农“卖青”之苦。诗尾末句点了此诗的主旨。诗人在诗中如实地反映了蚕农辛勤养蚕经历,特别写了蚕儿上簇结茧的良好状况,当茧经“三幼”和大眠之后,正可收获成果之际,却“发现”自己早在三、四个月前,就已将蚕茧卖给别人了。有好收成也得不到实利,为什么?诗歌在此触及了当时社会贫困之实质性根由,即:蚕农深受高利贷者与商业资本的盘剥。这条“穷根”不彻底挖掉,农村里蚕农和农民,永世不得翻身。这正是查诗给人们送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信息。

****



其 二(原列第五)

野老蓠边独一家,卧闻隔竹响缫车; 开窗自起看风雨,日在墙东苦楝花。

一、释词:

野老——即村翁,村居老人。《陔馀丛考·野老》:“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有时也作老人自称的谦词。杜甫《哀江头》诗云:“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缫车——缫,(sāo骚),煮蚕茧抽丝,如缫丝。缫车,即用以缫丝之车子。

自起——起,此指起床。自起,即自我早晨起床。

苦楝——即楝树之别名。落叶乔木,春季开花,果实椭圆形,种子、花、叶、树皮均可入药。木质坚实,可用来制造家具、乐器、舟车和农具等。

二、语译:

树居老翁在篱边独住,

早晨还未起床

就听见隆隆的声响;

原是竹丛那边

蚕娘们正在缫丝。

待我起身打开窗户,

瞧瞧今天有否风雨时;

那红彤彤的太阳,

却早已挂在墙东

高高的苦楝树梢上。

三、题旨:

摹写乡村独居老人的简朴生活,也可能作者自况。同时,诗篇通过乡间野老生活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四月乡村养蚕缫丝的忙碌景况。

****



其 三(原列第十)

山妻赤脚子蓬头,从此劳劳直过秋。海角为农知更苦,合家筋力替耕牛。

一、释词:

劳劳——劳,即勤也,此乃“劳”之本义。《尔雅·释诂》:“劳,勤也。舍人注曰:劳,力极也。”这里,劳、劳二字连用,意即辛劳之极。陈陶《渡浙江诗》云:“壮心殊未展,登步漫劳劳”。

海角——指荒凉僻远之海边。

合家筋力——筋力,即劳动力。劳其筋力者略称“劳力”。“合家筋力”,就是全家的劳动力。

二、语译:

耸天的苦楝树啊,

紫花刚刚开过;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

蓬头赤脚忙着农活做。

从此后,

整日价勤勤苦苦、劳劳碌碌,

一直忙到秋虫鸣、秋叶落。

在荒僻的海边务农,

比起别地更多坎坷——

不说风灾水祸,就是无牛缺马,

真是苦水盈河、酸泪漫坡:

运肥搬谷全仗背驮;

即使翻耕耘籽,

那一副副重犁也用人拖!

三、题旨:

描写了海边农耕的艰辛,从四月开始,一直忙到秋后,由于贫困,无力用耕畜种田,只得全仗人力。这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即清代前期)沿海地区农民的苦况。

****



查慎行诗歌,大都记写羁旅感受、见闻和自然景色,也有不少反映现实生活和国家时事的篇什,其中有若干优秀作品。这组描述农村景况的诗篇,为什么能以白描手法,写得如此真切而生动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来自民间,颇知农村实况,也深解民生疾苦。诗人自己就曾在一首诗中说过:

我从田间来,疾苦粗能言。请陈东南事,约略得其端……私租入富室,公税输县官,所余尚无几,未足偿勤拳。况逢水旱加,往往多颠连。逃亡等无地,刍牧肯见怜?

( 《悯农诗和朱恒斋比部》)



并且,他早期从军行走黔、楚等地,闻多见广;中年又漫游了中州各处,游踪所至,发之于诗,故诗篇多抒真情真景和真切感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