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运·念奴娇》原文赏析
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接襟袖。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销沉久。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旸台山,在北京西北郊,山麓有著名的大觉寺,是北京春游胜地。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云: “国中花时讨春最胜之地,以余所知所见,以旧都旸台山之杏花为最。连塍漫谷,三四十万株,亘可二十余里。李拔可谓日本热海樱花以外,此为第二,非夸词也”。因此,黄濬有诗云: “青山如浪绣成堆”; 又云: “瑶台真倾城,绣谷更旁侍。” 光绪十九年(1893)王鹏远游旸台,想因绣谷胜景而至,但他不写花,不写寺,却由明陵生发出苍茫的历史兴亡之感。“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接襟袖。”旸谷山上,一眼望去,春色五彩缤纷,均在目下,故云“如接襟袖”。川原景色,一笔带过,随即专写明陵。“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明代自成祖永乐长陵,至怀宗崇祯思陵,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散建于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上。登上旸台山,遥看明十三陵,影影绰绰,不甚分明,故云指点“树影”,“低迷”如阜。指点,既有指出、点出之意,又含评点、数说之意。李白《相逢行》: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如阜,象小土丘。既写实感,亦含轻蔑之意。“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沉久。”明代自成祖(永乐) 迁都北京至思宗(崇祯)吊死煤山,先后历时二百余年,达两个世纪之久,这里说“一霎沧桑”,极言其变化之迅疾,令人惊心动魄。王气,天子之气,亦指王朝的气运、气数。古代有“望气”之术,认为某地有天子出,当可先见王气。庾信《哀江南赋序》云:“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大明王朝自建国至灭亡,不足三百年,亡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即“锄耰棘矜者”之手。大清王朝自建国至作者登临之时,亦已二百四十余年。一八四○年,发生了鸦片战争,接着又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锄耰棘矜者”揭竿而起:云集响应,又一次历史的暴风雨已经袭来,“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因此,词中写明代“王气销沉”,实乃写清朝气数将尽。“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金粟,山名,在陕西蒲城县东北,因山有碎石如金粟得名。《旧唐书·明皇纪》载,唐玄宗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冈有龙盘虎踞之势,遂选定为陵墓之地。后玄宗泰陵即建于此。此指明陵。永乐年间,明成祖选定天寿山为身后陵墓之地,亦因此处为“吉壤”,有好风水,可做“万年寿城”,他何尝不想凭借山河之势承传万年不朽之业?结果如何呢? “一霎沧桑”,王气黯然。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大明王朝的覆灭,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转折点。此处以唐玄宗泰陵所在之金粟山喻明陵所在之天寿山,联系晚清当时现实,颇可发人深思。“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那遍岭的松涛阵阵,如蛟龙吼啸,也正在尽情宣泄作者胸中的如山豪气、起伏心潮!
下片,进一步抒发历史感慨。“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表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之感。沙草、白狼,边墙,指十三陵附近各地。十三陵南有沙河、沙河镇; 东北有沙峪; 西有沙城(今怀来); 北有白河、白河堡,西有狼山; 万里长城(边墙)由西南向东北蜿蜒而过。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地名,组成一幅形象生动而又富有历史感的图画。以“沙草微茫”,表现了惆怅的历史失落感;以“白狼终古”,反衬了人世沧桑变异之速; 以“滚滚边墙走”,表现了令人忧烦惊怪的时局不宁之感。这些艺术形象,都並非单纯地指点地名、描写景物。读者细加吟味,当不难体会词中那种带有特殊时代色彩的感情。沙草微茫,乃云“王风委蔓草”。王陵没于蒿莱,不禁有黍离之悲,见蒿莱而生忧世之感。白狼,以白河、狼山巧妙组词。白色的狼,古以为祥瑞。《瑞应图》云: “白狼,王者仁德明哲则见。”今白狼终古,而王者仁德明哲何在?这种历史的讽刺、思之令人心酸。万里长城(边墙)本为千古不动之庞然大物,今忽感其滚滚而走(跑) ,活生生地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惶恐惊忧之感,如绘如见。这些地方都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野老,乡野老人。山灵,山神。连乡野老人都知道人间情势早已变换了,还妄谈什么有山神呵护守陵呢?此写明陵,实指大清江山。话语中充满了讥讽意味,读者不难感到词人面上的苦笑。“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写景物,寓时局,作者的一把辛酸泪渗透其间。“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字面诚为写实,但也深深地寓藏着时代感。早在十九世纪初期,龚自珍等人就一再地抒发了“秋气”、“夕阳”之感: “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王鹏运这首写于十九世纪末叶的《念奴娇》,与龚自珍遥相呼应,表现了当时一批有识之士深沉的忧患意识。次年(1894),即发生了给中国带来严重灾难的中日甲午战争。清帝国的“日薄西山”,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