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沁园春》原文赏析
金陵凤凰台眺望
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销尽衣冠。横吹声沉,骑鲸人去,月满空江雁影寒。登临处,且摩挲石刻,徙倚阑干。
青天半落三山,更白鹭洲横二水间。问谁能心比,秋来水净,渐教身似,岭上云闲。扰扰人生,纷纷世事,就里何尝不强颜。重回首,怕浮云蔽日,不见长安。
这是一首登临凭吊之作,以一种苍凉、清旷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六朝古都由繁华转为萧条的苍桑图景,同时寓情于景,寄托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哲理观念,给人以深长的感染和启迪。
开篇点明登临的时令——古都的一个清冷、肃杀的秋天。在古代诗词中,秋往往和“悲”连在一起,所谓“悲哉,秋之为气也! ” (宋玉《九辩》) ; 再加一个“独”字,就渲染了一种伤感的艺术氛围,为全词定下基调。“凤兮不还” ,是用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登金陵凤凰台》) 的诗意。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游集山上,乃筑台,山和台皆由此得名。古代视凤凰为祥瑞,有凤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一去不复返了。接下去四句,也是化用李白的诗: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进一步深化“凤兮不还”的意蕴。历史无情,风云变幻,当年豪华的吴国宫殿府邸已一片荒芜,杂草丛生; 晋代风流显赫的达官贵人,也进入坟墓,湮没无闻。白朴在李白诗句中添加 “恨”、“销尽”诸字,更强化了吊古伤今的感情色彩。不过,词人没有一味沉缅思古之中,他又回到现实,把目光投向迷离朦胧、寒意凛冽、缓缓流淌的江水。“骑鲸人去”语出杨雄《羽猎赋》: “乘巨鳞,骑鲸鱼”,一般用以比拟文人的隐遁或游仙,李白自署曰“海上骑鲸客”,此处即指李白,也可以包括王安石。“且摩挲石刻,徙倚阑干”二句,貌似客观的白描写景,其实这景语蕴含无限情语,吊古、伤今、感时、忧世的多种情愫,均在不言之中!
与上阕的沉重凝滞不同,诗的下阕写得旷达潇洒。“青天”二句是化用李白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描绘登临之景的清丽气象,节奏和谐,天然成韵。“三山”指金陵西南三座山峰巍然耸立,直插云霄。“二水”指白鹭洲把秦淮河横分两股,别成景致。“问谁能心比”以下六句,巧妙熨贴地用了序中所述的王安石的石刻诗,借以抒写自己对纷繁变幻的人生世事的看法。白朴有国亡家破之痛、怀才不遇之悲,但面对纷纷扰扰的社会现实,却无可奈何,于是设想一种身在尘世而精神超脱的处世态度,心似水静,身如闲云,浮沉不系于心,荣辱不萦于怀,岂能为身外之物所羁绊?结尾又回到李白的诗意: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蔽日”比喻奸邪蒙蔽君主贤良,语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君之蔽贤,犹如浮云之障明也。” “长安”则是指代帝都和朝廷。这里,似乎是说耿介旷达如李白,也未完全淡忘现实和政治,心头仍有报国无门的隐痛。其实,白朴自己的心境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前人的诗句巧妙点化为词,亦即序中所说: “因演太白、荆公诗意。”全词虽说大多脱胎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王安石的石刻诗,但信手拈来,自然圆脱,浑如己出,不仅没有生涩、拼凑、斧凿之感,而且为我所用,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当然,这种手法并非始于白朴,而是承袭宋词的,如周邦彦“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辛弃疾“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笔力之峭。”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那么,我们把这些赞语移用给白朴也是当之无愧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