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嵓·点绛唇》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止嵓·点绛唇》原文赏析

湖上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

止嵓是个和尚,长期住在杭州净慈寺。净慈濒临西湖,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净慈寺有阁,凭虚而出,可瞰全湖。”这首词不是写白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湖上美景,而是以西湖之夜为背景,反映自己不羁尘俗、高蹈世外的生活和情趣,可以说是历来西湖诗词中写作角度甚新的一篇。止嵓擅长绘画,他融画理于此词,只摄取一个场景加以特写、放大,就集中而生动地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全词语言浅显自然,毫不雕饰,而清新豪逸之气,扑面而来。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一起二句是总叙。西湖长,即西湖主人之意。这“长”是自封的。一个“自”字,透露出作者飘然世外,不受拘束的神气。“来往烟波”是以形象的语言,反映他长期生活在西湖之上。“轻舟”以下,转入具体场景的描绘。世俗的游人,在白昼观赏西湖,西湖逞其妩美,博采万千。而高蹈世外的作者,是在喧嚣复归于宁静的西湖之夜,轻舟小桨,从芦花飞白的港湾,荡入湖上。西湖之夜的美妙和宜人,只有对大自然怀着不同于世俗之理解的“西湖长”才能领略到,就象黄州赤壁的江上夜景之于苏东坡一样,会使人产生“羽化而登仙”的遐想。

下片更为具体地描写自己荡桨西湖之上的动作神态,笔笔是白描,而构想出人意外,很是精采。过片先说“得意高歌”。西湖之夜,万籁俱寂,此时惟他高歌。而这“高歌”乃在“得意”之余,得意者谓何?潇洒尘外,自由不拘,宛如行空之天马、山野之麋鹿,可以自适其适。接下“夜静声偏朗”,更进一层。这歌声,飘荡在静夜的西湖之上,显得格外清朗,而这位“西湖长”偏要唱得更响亮。这个“偏”字尤其有神采。最后三句,愈出愈奇了:“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在空无一人的西湖之夜,这朗朗歌声,自是无人赞赏,但作者不在游人万千的西湖白昼,而在这沉寂的静夜荡舟高歌,本来就不求人赏,他不过是自适其乐罢了。“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这生动而略带夸张与诙谐的笔墨,把作者的心情神态写活了。面对湖山胜景,他并非如出家人那样一味地恬静寂灭,而是颇具豪情逸兴,表现出不受世俗绳墨的生活态度和个性。这种“豪逸”之气,是僧人词中所不多见的。纵观全词,作者在动静相衬、选景特写等方面都做得很成功。而善于白描,出语天然,尤为特出。

富于天然情趣的作品,词尚浅显,语如家常,境在直寻,不用斧凿,但神味意兴,自然动人。之臻此实难,而小词尤为不易。前人论词,有谓词须“要眇宜修”,故词向以婉约为正宗,以雕饰为能事。然清淡天然一派,自宋以来,亦代不乏人,如苏东坡之清旷,朱敦儒之洒脱等等。止嵓此词亦属此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