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恺·浪淘沙》原文赏析
七夕
新月一弓弯, 乌鹊桥环, 云帡缥缈度银湾。 天上恐无莲漏滴,忘却更残。
莫为见时难,锦泪潸潸。有人犹自独凭阑。如果一年真一度,还胜人间。
七月七日的晚上,一位独居闺中的女子,遥望天空,星河皎洁,使她联想起牛、女“七夕”聚会的神话传说,想到自己与丈夫长期离别的寂寞生活,产生了极为悲伤的情绪。这就是本词所写的内容。
“新月一弓弯, 乌鹊桥环, 云帡缥缈度银湾。”七夕之夜,新月如弓,景色很清新秀丽,凉爽适人。喜鹊为牵牛、织女会面在银河上搭成了一座桥。鹊桥的传说早就形成。《岁华纪丽》卷3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环,指鹊桥的形状象环一样,实是说鹊桥为拱形。帡(píng瓶) , 有帷幕的车。云帡指云中的帡车。 银湾, 即银河。 第三句说,织女驾着云帡,从鹊桥上渡过银河,去与丈夫牵牛聚会。“缥缈”,迷茫莫辨。这既切合夜空景象,又关合牛、女故事的虚幻性。开头三句叙写“七夕”的夜空景色和牛、女相会之事。它们一气而下,自然妥贴。首句写景,次句写桥,三句写牛、女见面。说牛、女乘车相会,是词人的想象,丰富了原故事的情节,颇有创造性。“天上恐无莲漏滴,忘却更残。”这两句含蓄地说牛、女相会以后,沉浸在百般恩爱的柔情蜜意中。漏,古代计时器。在有刻度的铜壶上凿有滴水孔,根据水滴下后,壶中刻度现出的多少以确定时间。莲漏,相传东晋名僧远公的弟子以芙蓉制造漏以定十二时,后世称之为远公莲花漏。词中代指计时器。这两句是猜度的语气: 天上恐怕没有计时器,牛女一定会忘记他们到黎明时分应该分手的时间。化用牛、女只“七夕”相见的传说,反衬他们会少别多、难分难舍的情感,虽是虚拟,却合情合理,意在虚实之间,点化巧妙,运笔灵动。
虽说牛、女“柔情似水”,依依惜别,然而,毕竟“佳期如梦”,他们的一夕聚会,很快就过去了,最终不得不分离。下片,先描写牛、女再度离别。“莫为见时难,锦泪潸潸。”显然,这是从闺中女子的角度写的。牛、女一年一度“七夕”聚会,转瞬就过去了,他们为自己又要分离而伤心流泪。这本是值得同情的。但词却说“莫为”云云,意谓他们不必为自己相见困难,分别容易而伤心。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犹自独凭阑。如果一年真一度,还胜人间。”有人,即指独居女子。今天晚上,当牛、女欢会之时,下界却有一个女子,仍然独处闺中,凭栏眺望夜空,不由得十分艳羡他们。如果真象传说的那样,牛、女每年都可以在“七夕”见面一次,虽然离多会少,但比起人间的夫妻离别,常常是经年不见,还是要好得多。两相比较,他们就不应该有什么伤心愁苦了。通过反跌,表现了闺中女子深厚的离情,悲伤的意绪。
“七夕”在古代诗词中是人们反复吟咏的题材,一般都是同情牛、女爱情的不幸,无法享受长期团圆的欢乐。只有少数人如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 ,则是赞美牛、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还有一些人如李清照《行香子》,通过牛、女故事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天上相思写人间离情,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董元恺的这首“七夕”词,在构思上突破前人窠臼,以天上牛、女虽离多会少,却胜过人间的离别经年不见,反跌词中女子的离情别绪,十分深厚感人,读来新颖生动,耐人咀嚼,韵味无穷。其次,此词属“代言体”,词中所写的情、景,其实都是闺中女子的所见所感,这就表现出了作者非常注意为词中女子设身处地着想的特色。正因为如此,词多采用想象和刻画心理活动的表现方法,向人物的心灵深处开掘,揭示闺中女子思想感情的底蕴,艺术上较有感染力、表现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