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李斯·谏逐客书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 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 西取由余于戎, 东得百里奚于宛, 蹇叔于宋, 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而穆公用之, 并国二十, 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 拔三川之地, 西并巴、蜀, 北收上郡, 南取汉中, 包九夷, 制鄢、郢, 东据成皋之险, 割膏腴之壤, 遂散六国之从, 使之西面事秦, 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 废穰侯, 逐华阳, 强公室, 杜私门, 蚕食诸侯, 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 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1】, 疏士而不用,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 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有随、和之宝【2】, 垂明月之珠, 服太阿之剑 【3】, 乘纤离之马【4】, 建翠凤之旗, 树灵鼍之鼓【5】。此数宝者, 秦不生一焉, 而陛下说之, 何也?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则是夜光之璧, 不饰朝廷; 犀象之器【6】, 不为玩好; 郑、卫之女, 不充后宫; 而骏马騠, 不实外厩; 江南金锡不为用, 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 充下陈, 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 阿缟之衣【7】,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8】、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9】,弹筝搏髀【10】,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11】,韶虞、武象者【12】,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 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13】,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14】。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 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注释】
【1】却:拒绝。内:同纳。
【2】随、和之宝:指随侯珠,和氏璧。
【3】太阿剑:相传为吴国名匠欧冶子所铸名剑。
【4】纤离:骏马名。
【5】灵鼍(tuo)之鼓:用鼍皮制成的鼓,鼍即鳄鱼的一种。
【6】犀象之器:用犀角、象牙精制的器皿。
【7】阿缟:齐国东阿所出产的缟。缟,白色薄绸。
【8】随俗雅化:俗,世俗;雅,优雅,随着世俗使俗变雅。
【9】 击瓮叩缶 (fou): 秦国土乐以瓦盆钵演奏。缶: 瓦钵。
【10】搏髀 (pi): 拍打大腿。
【11】 桑间, 地名, 在濮水上, 以音乐出名。
【12】韶虞: 相传为舜乐。武象, 周乐。
【13】 黔首: 以黑巾裹头, 这里指老百姓。
【14】藉: 借。赍: 给予。
【赏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一篇书奏, 是篇较优秀的文章,除此之外, 秦代大概再也找不出可称得上文学作品的篇章了, 因而这篇文章就更显得地位重要。虽然它创作于秦统一中国之前, 却几乎可以看成秦文学最突出的代表。
李斯是楚国人, 曾是荀子的弟子, 后人秦为客卿, 备受秦王赢政的看重。他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秦王政十年 (前237) 韩国使水工郑国入秦, 劝秦王兴修水利, 以消耗秦国力量, 使其不得伐韩, 此事被发觉后, 秦国宗室木来就排斥客卿, 于是以此为借口, 提议驱逐客居秦国做官的人, 李斯亦在被逐之列。李斯写了这篇奏议, 秦王看后马上停止了逐客。
文章共七段, 第一段是叙述秦宗室议逐客卿, 交代李斯写本文的原由。这里省去关于韩人郑国入秦的事件, 而直接写宗室提议逐客。点出宗室大臣, 突出了秦宗室与客卿的矛盾, 因而宗室认为“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从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提出“请一切逐客”, 然后说明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引出李斯上书。
文章的第二段到第六段是李斯上书的正文。第二段就是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 开宗明义, 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驳斥逐客之议, 批评它是错误的举措。这一论点提出直截了当, 毫不隐讳, 并贯穿全文, 以下各段即围绕这个中心论点, 从不同方面具体论述。
第三段, 文章先从历史事实方面论证, 通过秦国历史中四位有作为的君主重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事实, 说明没有客卿的帮助, 就没有秦国的强盛。文章先举秦穆公为例, 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在秦国发展从小至大过程中,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秦穆公曾招贤纳士, 重用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五位贤士,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章以“西取……,东来……, 迎……, 来……”等四个排比句极力铺陈, 一方面显示秦穆公纳士之多, 一方面突出秦国因得到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贤士帮助, 才得以发展壮大的。接着指出:“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而穆公用之, 并国二十, 遂霸西戎”, 来称颂客卿在秦壮大初期的不朽功绩, 对比之下, 秦现在议逐客卿, 批评之意不言自明。
文章又举秦孝公为例,写秦孝公用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使国家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一直强盛至今。商鞅本是卫国人,又叫卫鞅,为秦相十年,竭力推行法治,“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使秦国从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各方面都产生巨变,法治成为秦国不可变易的基本国策,虽商鞅被车裂,但其功不可磨灭。
之后,再举秦惠王为例,写秦惠王用张仪,实行连横,使秦国对诸强得以各个击破,使秦国赢得了近乎君临天下的地位。上一层写内政的变法,这层写秦国外交的历史性变化。本来六国合纵,联结在一起,给秦国的扩张造成相当困难的局面,此时客卿张仪则大显身手,以其典型的纵横家的风度,卓绝的舌辩之才,大力推行连横的外交政策,大获成功,“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这里充分说明了惠王重用客卿张仪才获得成功的事实。文章连用拔、并、取、收、包、制、割据、散等九个动词,构成长短参差而又整饬的排比句式,极力渲染铺张,更进一步突出了客卿之功。
然后,文章举秦昭王为例,写秦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规劝,打击外戚权贵,强化了王室的权力,增强了国家政权的力量,为后世建立中央集权的大帝国铺平了道路。
最后,文章小结这段,进行充分的论证。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把上面各层铺陈一并收束,指出秦国诸王“遂霸西戎”,“至今治强”,“功施到今”,“使秦成帝业”,功劳都应归于客居秦国的有才有识之士。接着用一句强而有力的反诘句“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突出客卿在秦国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批评秦如今要“一切逐客”的过错。下面又以“向使”假设,从反面论证。阐明没有客卿的帮助,就没有秦国富庶强大的今天。这一大段,文章进行历史事实的回顾铺陈,又多方论证,阐述中心论点,以大量的排比句、对偶句、反诘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得文章打动人心,说理充分透辟。
第四段,作者从秦王物质生活方面与对待人才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批评驱逐客卿的错误,补充阐述中心论点。上一段文章就客卿的功绩,从历史的角度,业已阐述得很透彻了,但为了直接打动秦王的心,促使他彻底醒悟,在这里则从秦王的生活说开去,把道理说得更易理解。文章先以昆山之玉等七样珍宝“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提出问题,引出对秦王在享受和用人态度上的不同。这一设问直提给秦王听,促其思考。接着在三个方面,从反面设论,说明秦王在生活上刻意追求产生于诸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一是写秦王自身的享受,喜爱他国所产,二是铺陈后宫美色,三是写音乐。以音乐为例, 秦国土乐粗疏村野, 而秦王却更喜欢郑、卫桑间, 韶虞、武象, 异国之乐。并用一反问句加以小结, 指出只图眼前的娱乐, 就不去想那些东西是不是出于秦国, 这就是秦王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最后文章针对逐客这个不正确的方针, 抓住秦王要跨海内, 制诸侯的心理, 批评他在用人上的错误。这层所写与上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把予头指向秦王自身, 同时注意把握分寸, 很有说服力。
第五段, 重点讲道理, 深入阐述中心论点。作者用恳切的言辞, 生动的比喻, 反复推论, 阐明要使事业成功就 一定要能够使更多的人才归附,否则就等于资助敌国。这段开始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地广国大兵强就更需要人才。接着, 又指出这正是历史上最为圣明的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进 一步说明这一道理。最后笔锋一转又回到“谏逐客”的话题上了,“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以推论逐客的必然结果, 来批评逐客之过。
第六段总结全文, 归纳结论。第一句“夫物不产于秦, 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 愿忠者众”, 重点说明秦国成就帝业的有利条件, 就是天下众多有才之士欲归于秦。对如此有利条件不加利用, 反而逐客, 那么“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求国之无危, 不可得也”。这一结论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到此将逐客的恶果阐述得十分明确, 论点鲜明有力,论据完整周密, 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
第七段也就是最后一段, 照应开头第 一段说明秦王听从李斯的劝谏,废除了逐客之令, 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以此表明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效果, 证明了这篇文章不同寻常的说服力。
这篇文章运用铺陈的手法, 以大量的排比句, 对偶句,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而又不显得堆砌、琐碎, 相反使文章句式显得整齐, 有一种音调和谐的节奏感, 文字优美, 琅琅上口。作为一篇论说性的文章, 中心论点突出, 做到了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 正反多方论证,利害对举, 说理透辟,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使李斯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