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宋金元文·苏洵·六国论》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宋金元文·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 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① “古人云”五句: 《史记·魏世家》: “苏代谓魏王曰: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② 迁灭: 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并迁去其传国重器,故说迁灭。③ “赵尝五战于秦”二句: 《战国策·燕策》: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 ‘……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为语意所本。按苏秦所言非实事。鲍彪注: “设辞也。”④ “后秦击赵者再”二句: 赵幽缪王迁二年(前234),秦破赵,杀赵将,斩首十万。翌年,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今河北藁城西南)大破秦军。四年,秦攻番(pó婆)吾(今河北平山南),李牧又大破秦军。(见《史记》的《赵世家》及《廉颇蔺相如列传》)⑤ 邯郸: 赵都,今河北邯郸西南。赵亡后,秦置邯郸郡。⑥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秦虏赵王迁、陷邯郸后,赵公子嘉立为王,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始与燕同被灭。时韩、魏、楚皆已亡,故云。革灭,除灭。⑦ 三国: 指韩、魏、楚。

宋朝开国君主赵匡胤曾设“封桩库”,把平定割据势力所得的金帛存于库中。他曾对臣僚说: “石晋割幽燕诸郡以归契丹,朕悯八州之民久陷夷虏,俟所蓄满五百万缗,遣使北虏,以赎山后诸郡;如不我从,即散府财募战士以图攻取。”(《渑水燕谈录》卷一)赵匡胤这一计划,因为龙驾归天而未能实现,但已开了“赂契丹”的先声。宋真宗时,契丹大举南下,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岁赂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时,西夏发动了同宋王朝的战争,结果岁赂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契丹也再次大军压境,岁增赂契丹银十万两、绢十万匹。本文为《权书》十篇之一,是一篇借古讽今之作,为宋王朝贿赂契丹和西夏而发。正如何仲默所说: “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八引)

文章开门见山,斩钉截铁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非兵(兵器)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是一种以否定加强肯定的句式。如果仅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而不冠以“非兵不利,战不善”,语气就会弱得多。“赂秦而力亏”二句,正面申说赂秦必亡;“或曰”数句,以答问的形式申说“不赂者以赂者丧”。当时赂秦的只是韩、魏、楚三国,作者统言“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显然与历史不合。这是论述中的罅隙,于是作者才借助设问自答的形式,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样既弥合了论述中的漏洞,又坚实、深化了论点,使论点无懈可击。所以首段不仅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还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以下就是对这两个分论点的具体发挥。

二、三两个自然段,针对韩、魏、楚三国,阐述赂秦乃“破灭之道”。秦之获地,一靠攻取,二靠受赂。两相比较,受赂之地大大多于攻取之地。这就充分说明,强秦之利和三国之患,都不在战而在赂。三国赂秦的目的是息战,结果却适得其反。作者先动之以情,祖宗之地来之不易: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暴身霜露,砍伐荆棘,言其创业之艰;尺寸之地,言其所获甚少。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土地,却“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举以予人”与“尺寸之地”形成鲜明对照,“不甚惜”、“如弃草芥”与“暴霜露,斩荆棘”形成鲜明对照。这样的子孙,真是不肖子孙!割城是为了换得“一夕安寝”,但苟且并不能偷安: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用目的和结果作对比。接着,作者又用“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作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作对比,以“抱薪救火”作比喻,进一步阐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宋王朝对契丹、西夏的贿赂,也正如抱薪救火,薪不尽而火不灭。即使贿赂日增,由数十万增至数百万,仍不能满足其欲望。

第四自然段针对齐、燕、赵三国,阐述“不赂者以赂者丧”。这里,作者分析了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具体原因。齐国亡于“与嬴(犹言亲秦。嬴,秦姓,此作为秦的代称)而不助五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相“多受秦间金”,“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国亡于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 “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虏燕王喜,卒灭燕。”(《史记·燕召公世家》)赵亡于受谗诛大将李牧。赵王迁七年(前229),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行赂赵王宠臣郭开,使进谗言,谓李牧等将反。翌年,赵王使人捕斩李牧,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急攻赵,大破之,虏赵王迁,遂灭赵。(见《史记》:《赵世家》及《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从正面分析了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具体原因后,又从反面作假设之词: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又进一步证明齐、燕、赵非亡于用兵抗秦,而是齐亡于不用兵抗秦,燕、赵亡于用兵抗秦之术有误。齐国因“五国既丧”而亡,燕、赵因“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这不正是“不赂者以赂者丧”吗?

第五段针对六国破灭的教训,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如果这样,秦国就不得安宁,连从从容容吃顿饭也不可能。陶望龄认为: “封谋臣,礼贤才,以并力西向……可谓至论。”(《三苏文范》卷二引)但是,六国之君,计不出此,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文章最后一段把宋王朝同六国作比较: 六国皆诸侯,势弱于秦,犹可“不赂而胜”;宋王朝据有天下,势力远比契丹、西夏强大,却重蹈六国覆辙,可谓连六国也不如。袁宏道说: “末影宋事,尤妙。”(《三苏文范》卷二引)妙就妙在引而不发,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余地。而全篇行文纵横恣肆,论断斩钉截铁,语言质朴简劲,最能代表苏洵论辩文的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