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题汤泉》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

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

汤泉即温泉,此处所指汤泉乃庐山脚下的温泉,旧有寺。《庐山纪事》云:“僧常凿石为龙首以出泉,今废。”可遵当年云游至此, 寺尚存,故于石龙首旁题写本诗。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年)途经庐山时,赏拔本诗,并继题一首。《东坡诗话》云; “游汤泉,览留题百余首,独爱遵师一偈云 (诗略)。”《苏轼诗集》中录其继作一首,题为《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 “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作一绝》。圆通,即圆通寺,亦在庐山。可见在众多的题汤泉诗中,可遵之作确有特色。可遵刚题诗不久,便蒙苏轼赏拔,其幸何如!

“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此联虽以问句出之,实际并非想发疑问,而是直抒感喟。大意是说,寺院中多亏有人凿石成龙头形状,方引来沸沸扬扬滚烫不已的汤泉之水。“禅庭”,即寺院。引来涌泉乃供人沐浴之用,故下文即从洗浴落笔。“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这两句赞美了汤泉的献身精神。其中第三句有异文,据苏轼诗,“尘垢尽”为 “总无垢”,但含义完全一致。二句诗大意是说,只要能帮助众人洗尽尘垢,“我” (汤泉)就是变凉混同寻常溪流也甘心情愿。这不仅是代汤泉表态,更是借汤泉自喻。其深层含义是说,“我” (禅师自比) 苦苦修持佛理,乃是帮世人解除心头的困惑,净化众生的心境。倘若众人尽洗去身上的尘垢,汤泉混入常流自无所憾; 倘若众人尽破除心头的困惑,方外客即使不再被目为得道高人又有什么要紧?汤泉与尘垢,在这里都另有寓意。汤泉指外界的助力,尘垢指内心的迷障; 以汤泉洗尽尘垢,也就是借佛理破除心头的困惑。

以汤泉自喻,实大得禅机。高人悟道,实不在以此自炫; 我佛慈悲,实以尽度众生为念。若众人皆有尘垢,汤泉尽管不同于常流,其热量实毫无价值;若众人尽存疑惑,高僧尽管悟性超迈,其睿智实于世无补。只有参透此中真谛,才能算真正悟道。地藏王菩萨以大定力发大愿心: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才真正具有佛性。中唐以后禅宗兴盛发展,正在于勘破了 “修行”这道迷障,导众生从自身求解悟,教众僧以度人修正果。众生平等之义,实乃佛门至理; 汤泉甘愿混同常流,正出于我佛至性。以自身之长,济众生之短,以自身之能力,解众生之困扰,这正是悟性的体现,正是其大不平凡之处。

也许正是这种济世度人的心愿,打动了苏轼的心,因而他才对本诗特加赏拔。苏轼的续作七绝,则对禅宗开了个小小的玩笑。禅宗中兴的关键人物六祖惠能,曾作一首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大略是说人心本是清净无尘的,用不着擦拭打扫。苏轼继作则云:“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大意是说,倘若人们生来不会有尘垢,那么泉水的凉热还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也就根本用不着洗浴了。这实际是对六祖偈语的质疑,是说既然人心不可能惹尘埃,当然也用不着参禅悟道了。对六祖一切皆空的说法,苏轼的确颇有微词; 但这恰恰是对可遵诗作所含立意的赞同肯定。推究起来,苏轼是认为众生不会无垢,汤泉的温度自有用武之地,愿为众生尽去尘垢的献身精神,当然值得肯定和赞许。难怪可遵得知苏轼续作之后,颇为自得,特意赶上旅途中的苏轼,申说了自己的感谢之情。陆游《志学庵笔记》云:“可遵诗本凡恶,偶以(无垢)句为坡所赏,大自矜持,追坡自前途。”

苏轼与禅宗开的小小玩笑,切中禅宗自身存在的矛盾。钱钟书《谈艺录》分析禅宗学说时明确指出“乃知渠意见颇自相矛盾,盖神秘主义中每蕴此矛盾。”如果真的认为人心“无处惹尘埃”的话,何必还要谈空说悟以图恢复人心的本性呢? 比较起来,还是汤泉濯洗尘垢的比喻更合理一些,汤泉甘愿供人洗浴后混同常流的献身精神尤为可贵。即使在今天,多为 “众生”着想,甘愿降低自己身价的心性,也仍然值得肯定,尽管今人是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献身的问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