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水口行舟》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昨日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

鶗鴂两山相对鸣

“水口”即今福建省古田县东南闽江北岸的水口镇。这里是自水路由闽南进入闽北的必经之地,宋代另一诗人李纲有 《自剑浦乘舟至水口》诗。想当年,此地必有一番热闹。绍熙二年(1191年) 四月,朱熹自漳州离任回崇安,途经水口写下这两首绝句。

船在烟雨中逆江而上。迷濛中,诗人回想昨日情景: 也是一江烟雨,也是扁舟一叶,是耐不住旅途的寂寞,还是想欣赏闽江两岸的雨中风光,他不想呆在船篷里,而是披了一件蓑衣,站在船头上,不管风吹雨打,依然故我地任凭水在船边流过,山从眼前消逝,“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当下该是如何的萧散。一蓑烟雨中,山一程,水一程地体味人生,抛却无数,迎来许多,迷离中尽管寂寞,却也不乏诗情。当夜幕遮起江面的时候,才不得不回到舱中,但仍忘不了船外的世界。那满江风浪,江雨连绵,这一夜又该如何呢?船行而不避雨,披蓑而立船头; 入夜而不思睡,却耽念船外夜该如何,更多的已不是士大夫之心,而是真真的诗人之心了。

一夜该是怎样?梦里萦怀,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卷起篷窗,“依旧青山绿树多”,雨过天晴,山水依然如故,只不过是山更青了,树更多了。诗句纯用白描手法,但却颇具诗情、哲理和韵味。雨后的青山、绿树,一碧如洗,自然会变得青秀、新丽,和雾雨中相比,也自然更多更绿。在朱熹之前,曾有人写道:“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雾长空荡涤青,远山初出未知名。”(崔道融《秋霁》)“江边万木大半绿,天外一峰无限青。”(严武《巴江喜雨》)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这些描写雨后的诗句,不乏新颖和细腻,但总感不如朱熹这首诗深沉和富于哲理。朱熹这首诗前两句写任凭江风江雨,且又担心江风江雨,造成一种险的蓄势。后两句以一“试卷孤篷”的动作,很轻松地写出雨过天晴,依然风物秀美。巧妙地将化险为夷的理趣寓于 “依旧”的自然景象之中。读来既充溢着诗的韵味,又给人为之振奋的愉悦。这一结句,很自然地让人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如梦令》) 的小词。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谓的异曲同工之妙吧。

第二首基本是循第一首的理路,展开对水口一带闽江两岸风光的描绘。随着船行,两岸青山重叠掩映,郁郁葱葱迎面而来,那对映的青山就像是扇扇门户将江水夹住一般。此一景,用王安石的诗解释那便是“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闽江上,轻舟悠悠,青山相迎而来,又闪身而过,空谷清幽,默默无语。碧绿的江水汩汩而流,悄无声息,一切都显得空灵而又碧透。泛舟在这种静静的氛围里,诗人似乎忘却了自己的归处。飘缈的烟水波光中,一叶轻舟真不知该怎么办?“鶗鴂两山相对鸣”,茫然中,只听在相对而出的夹岸的高山上,杜鹃声声,一叫一回,在深山幽谷中显得格外响亮。此景此声,正恰如唐代诗人王维在《送梓州李使君》中所描绘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雨后杜鹃的鸣叫与滴翠的青山构成了一个豁然而清新的世界,一抑一扬,“烟波一棹知何许”的疑问又在这杜鹃声中化解了。诗的结尾同唐人赵嘏“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江楼感旧》)、宋人梅尧臣 “人家在何许? 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 一样,问答中流露出了一种希望和欣喜之情。

古人曾说过这样的话: 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读朱熹这两首绝句便可悟出此道。诗虽平易浅近、质朴无华,但却情景交融,颇具韵味。道学家用诗讲道理,一般来说,写出的不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朱熹这两首诗虽也是在讲道理,讲一种人生境遇的体验,但却没有抽象的说教,或生硬的议论,而是同其《观书有感》等诗一样,寓议论于景物描绘之中,富于哲理且又具诗味,充满禅理而没有禅语。这些,是此诗的最大成功之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