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山夜候僧不至》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冬气静山馆,萧然露微烟。

适来无僮仆,借火篱内边。

清月悬岭头,冷风吟松颠。

寒犬吠远村,孤灯照疏帘。

山僧无俗务,亦多世外缘。

晨往山南寺,深夜不得还。

开门出候之,但闻泉涓涓。

把书步曲径,竹影相纠缠。

读之不能句,归坐池亭前。

忘机忽高诵,妙韵叶五弦。

悄然万籁寂,澹然百虑捐。

反手独四顾,傲首歌新篇。

尘梦无从来,永夜不成眠。

好鸟鸣树林,晓窗见微天。

踊跃如有得,遗却渔人筌。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夜访僧人不遇,徘徊等候,忽然有所自悟的诗。据题下原注,作于“甲戌”(崇祯七年,1634年),陈确是年31岁。

全诗可分三层。从开头到 “孤灯照疏帘” 为第一层,写诗人访僧的经过。第一句“冬气静山馆”,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环境的主要特征—— “静”。第二句则就第一句之意而渲染之。“萧然”不仅进一步写出了听觉上的“静”,而且写出视觉中的冬夜山中寒冷肃杀的景象,“微烟”缥缈,更衬出 “冬山”夜晚的寂静安宁。首两句便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氛围。“适来”一联写自己此行连僮仆也未带,则诗人是孤身独往,四顾无人,不仅景寂,而且人孤了。“清月悬岭头”以下四句,描写诗人登上岭头走向寺院的一路上所见的景色。月是“清月”,风是“冷风”,犬是“寒犬”,灯是“孤灯”,村是“远村”,帘是“疏帘”,月如高悬,风如低吟,这一系列形容词和动词都用得恰到好处,无一不准确写出冬夜山中的特定景色。至此,作者对环境之寂静作了充分描绘,为下文主人公的思维活动和行动的展开作了铺垫。

从 “山僧无俗务” 句到 “归坐池亭前”为第二层,写诗人“候”僧的过程。诗人冒寒夜访,想必是想与这位超离尘俗的僧人商证一下要言妙理,求得思想上的启迪或心灵上的慰藉。谁知这位僧人早晨就到山南面的寺院去了,现在还没有归来。本以为做了和尚就可以摆脱俗务的缠扰了,哪知他比世俗中人还忙呢?忙些什么?想必是一些“世外缘”,亦即与佛教有关的方外之事。世人有云: 本为多事着袈裟,着了袈裟事更多。诗人这四句诗,即是此意。诗人是来求教的,僧人不在,不免有些失望。这种失望与来时心中就抱有的疑团交织在一起,诗人心中自然有点烦闷。他开门出来等候山僧,表明他心烦神躁,不能安坐静候。其实在寺中等候和在寺门口等候有何区别呢? 这无非说明他心情很急切罢了。出门等候同时也是为了排遣一下郁闷,但一出来就听到泉声“涓涓”。这声音平时听来也许会觉得清亮悦耳,此时却觉得它似乎有些呆板、单调,更使人增添了烦闷之感。于是诗人又拿起一本书来,走上曲径,想借助窗前的灯光读上几段,借以打发一段时间。谁知精神总是不能集中,读不成句,目光不由自主地便移落在竹影上。这竹影在冬月窗灯的光线照射下,相互错杂纠结,这不正是诗人烦乱郁结的内心世界的投影么?读书的办法依然无效,诗人无奈,只好重新回到池边的亭子前坐下,准备屏息凝神,好好收摄一下自己的思绪。

“忘机忽高诵”以下为第三层,写诗人“悟”道的过程和感受。“访”僧的过程也就是“访”道的过程,诗人这时把得道的希望寄托在访僧上,说明他此时还只知外求,有待于外物,尚未意识到悟道的关键在于自悟本心。“候”僧的过程也就是“求”道的过程。僧人不在,诗人假借外物以求道的希望落空,开始是感到失望,继而是徬徨和苦闷,最后才渐渐宁静下来,自见本性。诗人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待于外物向回归自心的转变,诗人静静地坐下来,渐渐地,脑海里也宁静下来,什么疑团,什么山僧,什么风、月、灯、犬、泉声、竹影,以及池、亭等等,都渐渐从脑海里消失,整个脑海是一片空白。这时,自性的一线亮光闪现,迅即大放光彩。这时,整个脑海中,整个世界上,就只剩下一个 “我”。原来“我”就是“我”,以“我”观“我”,自自然然; 以“我”适物,无不自在。“忽高诵”三字,非常生动地写出诗人心神豁然开朗、天机忽通,意识上还没有反应过来,自性就已化作诗句从心灵中流出的情态。这时泉声之类不再是引人烦恼之物,而是和谐美妙之声; 寂静不再使人难以忍受,而是恰遂其愿。“反手独四顾”、“傲首歌新篇”、“永夜不成眠”、“踊跃如有得”等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忽有所悟时的喜悦自得的情状。这一层,写得轻快流利,潇洒飘逸,很好地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与第二层的情调形成鲜明对照。全诗随诗人心境的变换而缓急相间,开合自如。

宋代以后,理学大行,理学家们以思想领域的正统自居,力斥佛道为异端。然理学家们提倡于自心体认天理,于静观处体认良知,其思想显然借鉴了佛家特别是禅宗的学说,只不过他们往往死不肯承认罢了。陈确从刘宗周学,思想与陆王一派为近。此诗所阐述的悟道方法,明显带有禅宗思想的痕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