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
余观三王所以教天下之士,而至于节文之者,知士之出于其时者,皆世其道德,盖有以然也。去三王千数百年之间,教法既以坏,士之学行世其家,若汉之袁氏、杨氏、陈氏,唐之柳氏,其操义风概有以厉天下,矫异世否耶?以予所闻,若宋之戚氏,其事可以次叙焉。公其家子也。叙曰:
公,宋之楚丘人。大父讳同文,唐天祐元年生,历五代入宋,皆不仕,以文学义行为学者师。殁,其徒相与号为正素先生。后以子贵,赠兵部侍郎。考讳纶,事太宗、真宗,以贤能为枢密直学士,与其兄职方郎中维以友爱闻。祥符、天禧之间,学士以论天书出,而郎中亦举贤良不就,以为曹国公翊善,不合去。盖其父子、兄弟之出处如此。学士后以子贵,赠司徒。
公讳舜臣,字世佐,司徒之少子也。恭谨恂恂,举措必以礼,择然后出言。与其兄某官舜宾、某官舜举,复以友爱能帅其家,有先人之法度闻。自天祐至今,百有五十余年,天下六易,士之名一能,守一善,或身不终,或至子孙而失者多矣,而戚氏之世德独久如此,何其盛哉!然世之谈者,方多人之嚚子孙,隆名极位,世世苟得者,以为能守其业,是本何理哉!公少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然三十犹在司徒之侧。司徒终而贫,乃出监雍丘税,又监衢州酒。迁知舒州太湖县,兼提举茶场。治有惠爱,民乞留,诏从之。复三年,乃得代。献诗言赋茶之苛,岁用万数,愿弃勿采,以感动当世。归,监在京盐院,言盐之利宜通商,听之。出通判泗州,能使转运使不得以暴敛侵其民,而民之养其父者得以其义贳死。又通判濮州,当王则反于贝,濮民相惊且乱,公斩一人摇濮中者,惊乃止。已而提点刑狱,以为功得改官,公不自言。转知抚州,其治大方,务除苛去烦,州之诡祠有大帝号者,祠至百余所,公悉除之,民大化服。徙知南安军,至,未及有所施为,而公盖已病矣,以皇祐四年六月七日卒于官,年五十有七。自主簿凡十一迁,其官至尚书虞部郎中。公濮州之归也,以其属与公之配陈氏,凡十三丧,葬宋之北原。皇祐六年正月八日,公之子师道遂以公从陈氏葬。
戚氏者,卫之大夫孙文子,食于河上之邑曰戚,为姬姓之后,至后世失其所食邑,而更自别曰戚氏。汉有以郎从高祖封临辕侯者,曰戚鳃,鳃侯四世而失。梁有以三礼为博士入陈卒者,曰戚衮,衮称吴郡盐官人。侍郎之曾祖曰远,祖曰琮,父曰圭。其谱曰:琮自长丰之戚村徙居楚丘,故今为楚丘人。此戚氏之先后可见者也。
观公之守其业者,可以知其恭;观公之施于事者,可以知其厚矣。然人亦少有能爱之者,盖世之为聪明立声威者,荒谖悖冒无不遇于世;至恭让质直、不能驰骤而遇困蹶者,独不可称数,余甚异焉。夫赴时趋务,则材者固亦重矣;而立人成俗,则洁身积行,岂可轻也哉?然时之取舍若此,亦其不幸不遇,处之各适其理也。铭曰:
隆隆戚宗自姬出,临辕盐官辉名实。侍郎家梁自祖琮,违世恬幽树儒术。司徒郎中艺且贤,诋符绳公事魁崛。恂恂南安得家规,庄容毖辞若遵律。盛哉世徽后宜闻,刻铭方珉告幽室。
张孝先曰: 本其世德,以见守其业之恭;叙其宦迹,以见施于事之厚。一篇关键如是,而文字苍劲峻洁,全学太史公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