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注释|赏析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涂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所写的一篇游记,是一篇最能代表欧阳修散文平实朴素、明白晓畅风格的杰出作品。本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居士集》卷三十九。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县城西南七里琅琊山后,为宋琅琊山琅琊寺僧人智仙所建。现亭前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石刻。

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等人的政治改革运动“庆历新政”失败,杜衍、范仲淹等被诬为朋党,欧阳修为之辩护,遭到权臣吕夷简等的排斥,由河北都转运按察使贬至滁州(今安徽省滁县)任知州。第二年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当时,政治上的失败以及保守派的攻击毁谤使他陷入极大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借游山玩水寻求解脱,从山水之乐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然而,这也绝不是一篇单纯官场失意,寄情山水的消沉、颓废之作,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河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以及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文章起笔突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开头先用五字勾勒出滁州四周的山势,然后再描画琅琊山的景色:峰峦叠嶂,林壑秀美,草木茂盛,景色幽深。首先勾画出醉翁亭四周的形势、环境。“环滁皆山也”一句,据《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言:“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琅琊山位于滁县西南,因东晋元帝曾居于此而得名。峰峦之间,伴着潺山溪,便可走到酿泉。再沿着四环曲折的山路上行,便是斗拱飞檐的醉翁亭了。作者由大而小,由远而近,引导读者渐入佳境。在这样一个幽静秀丽的山间小亭面前,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与画的境界,思想、情绪受到极大的感染。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醉翁亭得名的原由,引出了作品的主人公,由此展开了全文。欧阳公并不能饮酒,“饮少辄醉”,然而他又常与友人来此造饮,并每饮必醉,因此自号醉翁,并以之命亭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这一段有景有情,水乳交融。寓情于景,触景于情,紧密相连,天衣无缝。

何为“山水之乐”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是四时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则是四季景。这样美丽迷人的景色,自然令人朝往暮归,其乐无穷。“山水之乐”,并不仅仅指自然景物之美,这里也包含了人的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呼后拥,往来不绝的游人……这些都增加了作者对山水的愉悦之情。欧阳修的“山水之乐”,还体现在他饮宴的乐趣上。吃着山溪里打来的鱼,山谷里打来的野味,新采摘的野菜,喝着酿泉水造的酒,耳畔则是杯筹交错,宾朋们的喧哗声,而不是深宅府第里的丝竹之乐。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怎能不令人陶然而醉呢?

夕阳西下,作者与宾客一起尽兴而归。喧闹过去之后,山林恢复了平静,只有鸟儿仍然在欢叫。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在这里,禽鸟、山林都被赋予浓厚的感情色彩,为这种绮丽秀美、恬静闲适的景色所陶醉。而真正令作者陶醉的,却并不仅仅是山水之乐,而是滁人之乐使之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作者政治上失意,屡遭贬谪,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他却从滁人游乐中看到自己的政绩,精神上得到宽慰。这便是“太守之乐其乐”的内涵。最后,作者点出了这位喝醉了酒能与滁人一起欢乐,酒醒后能将这欢乐记诸文章的太守的名字,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结束了全篇。庐陵,吉州庐陵县 (今江西省吉安县),为欧阳修的祖籍。这种以作者姓名为结尾的写法新颖、巧妙,自然而又耐人寻味。

本文是一篇写景记游的散文。名为记亭,却并非孤立地描摹自然界的景物,而是把人物活动与青山秀水放在一起,造成一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境界。如文章一开始,描写林木葱茏,峰壑幽美的琅琊山、清澈甘美的酿泉,以及绿丛中闪出的小亭飞檐。在这幽美的景色中,“太守与客来饮干此”,便使这幽静秀美的自然景色增加了几分生气。而滁人郊游,歌于途,憩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更使这安宁、幽静的气氛充满了活力,及至太守饮宴,棋射觥筹,起坐喧哗、众宾欢娱,这种喧闹的氛围与幽美秀丽的自然景色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艺术画面,形成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作者颇有其独到之处。在勾画醉翁亭的景色时,循着游人足迹,寓目写景,移步换形,一步一景,步步深入,在景色的转换中烘托出醉翁亭环境的优美。有虚有实,有动有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变化无穷,乐亦无穷。曲径通幽之处,山泉潺潺,鸟鸣林阴。这山、这泉,这禽鸟,这游人,这醉翁,全都融入一幅优美的画卷,融进一首动听的乐曲。

文章谋篇布局精巧,结构严整,前呼后应,浑然一体。文章开始,先由大到小,层层缩小的叙述描写点出“醉翁亭”来,再由解释“醉翁”的由来引出“山水之乐”,接着具体描写“山水之乐”,朝暮景色的变化,四时风光的不同。“山水之乐”引来了“游人之乐”、“宴飨之乐”。全篇用一“乐”字贯穿,不枝不蔓,一气到底,环环相扣,结构谨严。首段有“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后几段便分别描写太守游山之乐,醉中之乐,与民同乐。首段用太守“饮少辄酒”,先作铺垫,下文便有太守颓然而醉作呼应。首段有“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句,末段便有“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有问必有答,有呼必有应。这样便形成了谨严而完整的艺术结构,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最能体现欧阳修散文平易自然风格的是其语言艺术。本文仅四百余字,却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语言明快、活泼,字斟句酌,言简意赅。作者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并注意语言的锤炼,这使他能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表情达意。如在描写醉翁亭四季的景色变化时,作者仅用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几句话。由于作者抓住了春夏秋冬四季中最有特色的几种事物来描绘四季景色,所以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四幅形象鲜明的画卷,而且语句浅显,意境深远,驾驭语言的工力令人叹为观止。文中骈散相间,既讲究工整、对仗,注重声律,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句法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显示出自然的节律和音韵美。本文在虚字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宋人罗大经在《鹤云玉露》中称欧阳修“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作者有意识地将陈述句式变为判断句式,一连用了二十一个“也”字,既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气氛,也加强了文章咏叹的韵味,是作者大胆的创举。这二十一个“也”字有规律地散布在全篇中反复出现,并随着作者情绪的变化和语句的更迭变换语气和感情色彩,它不仅使每句话的意思显得更为明确,而且由于它按照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形成一种节奏,使这篇散文具有了诗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

《醉翁亭记》可以说标志着欧阳修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此文一出,立刻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据《滁州志》记载:“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舍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监官,可以免税。”足见此文艺术魅力之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