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卞孝萱乔长阜
西晋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途经“竦峭临江”(《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的六朝军事要塞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感慨兴亡,写下了这首千载驰名的怀古佳作。
诗为七律。前四句咏写西晋东吴兴亡史事。中国封建社会中,王朝的更换往往通过战争来实现。西晋灭吴也是如此。西塞山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在西塞山说晋吴兴亡,不能不说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所以,诗一开始就直揭其事。首联叙述交战双方的政治军事态势。“楼船”,高大的战船。“金陵”,东吴国都建业的旧称,这里借代东吴政权。“王气”,古人认为预示帝王兴起的云气。相传金陵有王气。“楼船下”与“王气”“收”对举,强烈渲染了西晋军队声威的强大和攻势的迅猛,东吴政权的虚弱腐败和灭亡的不可避免。这两句从益州直指金陵,上下万里,有气魄,有笔力。颔联进一步叙写东吴的亡国。“铁锁”,东吴在长江险要处用铁链建立的拦江工事。“一片”,一面。“千寻铁锁”,何等高大坚固,却“沉江底”;“一片降幡”,何其卑下冷落,却“出石头”,在鲜明的对比映衬中表现了对昏庸的亡国之君的尖锐嘲讽。战争是人事,“王气”是天命。晋军一“下”,“王气”即“收”,天命不足恃。“铁锁”纵“千寻”,“降幡”仍“一片”,险要的山川、坚固的工事也不足恃。四句中包含了“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五题》)这样深刻的唯物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是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发展。六代兴亡,史事纷繁。东吴居六代之首,亡于统治者的专横残暴、奢侈荒淫,事迹也很典型。西晋灭吴,《晋书·王濬传》等言之甚详,本诗仅括为二十八字,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一气呵成,显示了剪裁的功力和艺术的匠心。
前四句扣住西塞山的过去,作历史的反思,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奠定了表现主题的坚实基础,后四句则扣住西塞山的今天,作现实的思虑,揭示了诗的主题,赋予所咏史事以新的生命。颈联“几回”承上,简括东吴以后东晋等王朝频繁短促的兴亡历史。“山形”点明所写对象西塞山。“寒”点时令以烘托感情。“人世几回”与“山形依旧”的对举,突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兴亡之感。表面看,这是怀古老调。但联系上文看,这里表现了新的内含:迷信天命、地利而割据的政权,终不免短命而亡的下场,西塞山就是历史的明证。朝代兴亡,人世知“伤”而不知“鉴”,所以重蹈覆辙。这正是诗人“伤”之所在。至此,诗的主题已昭然若揭。尾联由此生发,说到当今。“今逢”句宕开一笔,对照古往,放眼全国,直写国家的统一形势。“故垒”句仍收到西塞山作结,渲染山间工事废弃的荒凉景象,补说作诗时令。两句一扬一抑,亦赞亦讽,深沉有力地表达了歌颂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唐王朝的统一,结束了六朝和隋末的割据纷争,西塞山因而失去了军事价值,值得赞颂,值得珍视;今天,谁想重新搞割据分裂,必将重蹈覆辙,“故垒”的荒废就是镜子。此诗作于穆宗去世、敬宗即位的这一年。“穆、敬昏童失德”,无“讨贼之志”,因在位不久“天下未至于败乱”(《新唐书》卷八),割据势力却已呈东山再起之势。诗人借古鉴今,是严正警告重新抬头的割据者,又是讽喻最高统治者:割据者的本质是虚弱的,坚持平藩,必能胜利,也才能维护统一,巩固政权;昏庸失德,无所作为,前途是令人忧虑的。诗的现实意义明显而深刻。
全诗兴寄深远,格调雄浑苍凉,声律圆转流畅,“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薛雪《一瓢诗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