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翻弄骚语》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修辞用韵《翻弄骚语》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翻弄骚语,刻意扣题。(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

【诗例】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解析】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诗经》、《楚辞》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照耀诗史。《诗经》虽名列群经之林,但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远不及《楚辞》广泛。自秦汉至晚清,几乎没有不祖述《楚辞》进行文学创作的。《楚辞》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赋”和“骚”上,也体现在一般的诗歌创作上。如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以及刘彻诸作,显然都是楚风。郑振铎先生说得更明确:“即论到使韵遣辞方面,《楚辞》对于后来的诗歌,其影响也是极大的,他们变更了不易流转的四言格式,他们变更了纯朴短促的民间歌谣,他们变更了教训式的格言诗,他们变更了拘谨素质的作风。他们大胆地倾怀地诉说出自己郁抑的情绪,从来没有人会那样的婉曲入微,那样的又真挚,又美丽的倾诉过。”如上所说的是《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实际上后人学习借鉴《楚辞》并非一味地摹仿,有时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亦即 “翻弄骚语”,这是十分可贵的。

我们知道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要用典故,借以表达隐曲而复杂的感情,增强语言表达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翻弄骚语”这种艺术技巧正是反用其事。现在我们来看看王维这首《山中送别》是怎样“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的。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诗以送罢友人开篇。诗人与友人分别,自然是依依难舍,一再相送,互道珍重,待回到居处时天色已晚。这里虽未具体写送别场面,而惜别之情已溢于字里行间。“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借“春草”这一意象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实际上这两句是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楚辞·招隐士》乃是召唤隐居的贤才出山的名篇,“王孙”代指隐士。王维巧妙地化用其意,并赋予新的内容,意谓待到明年春草萌绿的时候,友人是否归来呢?诗句极言别后的相思之情,紧紧扣住送别这一主题,与前两句融为一体,意境完整。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价此诗说:“所送别者,当是驰骛功名之士,而非栖迟泉石之人,结句言 ‘归不归’者,故作疑问之词也。”语颇中的,惟其反用《楚辞·招隐士》句意,别出机杼,真可谓“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 《唐诗纪事》)

在《山中送别》这首诗中,诗人借《楚辞·招隐士》表达己意,字字扣题,句句关“骚”。“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正与淮南小山《招隐士》山中召唤的氛围仿佛,而“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径直化用其句意,巧妙自然,不著痕迹。王维不愧为 “翻弄骚语”的行家里手,他的《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仍是翻用《招隐士》: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子,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环境的热爱,清新可喜,一反淮南小山那种低沉、凄凉的格调。

“翻弄骚语”当肇始于扬雄,他曾作过《反骚》、《广骚》等,但模拟意味浓厚,而像王维这样成功地反其意而用《楚辞》者实不多见。事实告诉我们,继承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