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虚实相生《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虚实相生《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柳叶开时任好风”、“花覆千官淑景移”及“风正一帆悬”、“青霭入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宋人所喜,偏在此而不在彼。近惟文征仲《斋宿》等诗,能解此妙。(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

【诗例】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迴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解析】

诗的天地应是无比广阔而雄浑的,诗能写出大的境界(大景)才好。怎样写出大境界呢?古今艺术实践表明,大小相形、巨细映衬,这是辩证法的艺术规律。只有大中取小,才能以小见大;只有巨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因而在着眼大境界时,写出小的境界(小景),方能映衬显现大的境界,而且耐人寻味。这就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为什么要大中取小,以小见大呢?因为文学是通过塑造具体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只有用细腻生动的笔墨描神绘态,才能使人得到亲切具体的感受而产生审美的愉悦。这小境界描绘得具体生动,反过来正可映衬显现大境界,方见其阔远与雄浑。如果一味为写出大境界而描绘大境界,就会导致浮泛空洞,使人兴味索然,适得其反。唐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不浮”就是描摹具体而不浮泛,“不尽”就是阔远无穷; 只有“近而不浮”,才能达到 “远而不尽”; 这正说出了以小见大的妙用。

王夫之举了几个大景中取小景,以小见大的佳例。杜审言《大酺》中“柳叶开时任好风”,描写柳枝嫩芽初开,任凭春风吹拂。这是小景,写得细致具体,从这小景中显示着生意盎然的春天景象。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中“花覆千官淑景移”,描写官员们上朝时站在花下(唐朝宫内多种花木),如同“花覆千官”,人在花下看到美好的日影移动。这是很生动具体的小景,反映了百官上朝的盛况。王湾 《次北固山下》 中 “风正一帆悬”,描绘船一帆高悬顺风而行,写的是小景,显出广阔的江面上船行的大景象。

王维《终南山》一,最能体现“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太乙”是终南山的主峰,故首联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近天都”言其主峰绝高,“到海隅”言其山域广大。这是以概括的笔法勾勒出终南山大的轮廓与背景。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描绘山间白云从身旁飘过,回望时已合成一片云烟;远看淡淡的云气浮荡,近看却没有了;山间云气缭绕,人在云气中穿行。这是小景,描绘得具体亲切,使人如历其境。这“白云”、“青霭”缭绕飘荡的景象,只有很高很大的山区才能看到,正显现出终南山的无比高大。在开阔雄浑的大景中选写小景,而且如此细腻,确是精妙之笔,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颈联接着写中峰巍耸,景象万般,诗人至此,仰望主峰,环视四周,阳光的照射使山壑多姿多色。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以小小人居衬托大山,再添一水衬山,更见层次分明,加强了意境的多层次立体感。“问樵夫”,则是空谷传音,回荡不绝于耳,点缀映衬很妙。纪昀曾说王维诗的风格是“王清而远”(《瀛奎律髓汇评》引),这种清淡阔远的境界,很得力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同是王维的诗《汉江临眺》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人极力要描写长江的广阔景象,写得不免抽象、不具体,使人觉得比较空泛,有一种疏远之感。与“青霭入看无”之句相比,正说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作用之大了。

至于杜甫《后游》中“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是说江山像等待游人去欣赏,花柳会无私地呈现姿容。这两句不是写江山广大,不是“张皇使大”,大概王夫之以为江山待人、花柳无私也该具体生动地写出吧。

王夫之还批评了宋人写诗不注意“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他称赞文征明的《翰林斋宿》等诗写得好,符合这个艺术规律。《翰林斋宿》诗中“宫漏隔花银箭永,莲灯垂烬玉堂寒”,描写宫漏水滴,隔花看银箭已示夜深,莲灯烛烬垂落,殿堂寒凉。这是很具体细致的小景,显现出深夜宫殿周围深远凝寂的大景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