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羊》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谁谓尔无羊?谁说你家缺少羊?

三百维群。三百匹一群在牧场。

谁谓尔无牛?谁说你家缺少牛?

九十其犉。七尺高的牛儿九十头。

尔羊来思,你的羊儿来了,

其角濈濈。角儿相依相靠。

尔牛来思,你的牛儿来了,

其耳湿湿。嚼时耳朵摇摇。



或降于阿,它们有的下山坡,

或饮于池,有的饮水在池畔,

或寝或讹。有的睡着,有的动弹。

尔牧来思,你的牧人来了,

何蓑何笠,披蓑衣,戴斗笠,

或负其糇。干粮袋子肩上背。

三十维物,牛羊毛色三十类,

尔牲则具。你的祭牲真齐备。



尔牧来思,你的牧人来了,

以薪以蒸,把粗草嫩草当饲料,

以雌以雄。把公的母的交配好。

尔羊来思,你的羊儿来了,

矜矜兢兢,多健壮、多肥饱,

不骞不崩(11)。没亏少、没病倒。

麾之以肱(12),挥着臂儿把它招,

毕来既升(13)。一古脑儿进圈牢。



牧人乃梦,牧人做梦真希奇,

众维鱼矣(14),梦见蝗虫变了鱼,

旐维旟矣(15)。梦见鱼蛇旗换鸟旗。

大人占之:大人占梦细推详:

众维鱼矣,蝗虫变成鱼儿呀,

实维丰年。准是丰年满谷仓。

旐维旟矣,鱼蛇旗换鸟旗呀,

室家溱溱(16)。家人团聚闹嚷嚷。

(采用金启华译诗)





[注释]①维:为。②犉(run,古读chun):《毛传》:“黄牛黑唇曰犉。”又《尔雅·释畜》:牛七尺曰犉。③濈(ji)濈:聚其角而息。④湿湿:耳朵晃动的样子。⑤讹:动。⑥何:同“荷”,此指肩上所披。⑦物:毛色。⑧具:齐备。⑨蒸:细小的薪柴。郑玄说:“粗曰薪,细曰蒸。”⑩矜矜兢兢:“谨慎坚持,唯恐失群的样子。”(余冠英说)(11)骞:亏损。崩:溃散。(12)麾:指挥。肱:臂。(13)毕来既升:“毕”与“既”都训为尽。升,进。(14)众:即螽,蝗类。“众维鱼矣”就是螽化为鱼。(15)旐:画有龟蛇图形的聚众旗子。旟:画有鸟类图形的聚众旗子。(16)溱溱:同“蓁蓁”,众多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歌颂牛羊繁盛的诗,是一曲富有生活情趣的牧人之歌。全诗四章,每章八句。首章以两句设问作起,点出牛羊蕃盛之状。朱熹解释“三百维群”、“九十其犉”说:“羊以三百为群,其群不可数也;牛之犉者九十,非犉者尚多也。”(《诗集传》)三百也好,九十也好,不过是言其牛羊之多而已,不可泥于数字。紧接着,作者对牛羊的情态,作了精细的描写。“其角濈濈”是写众多的羊角聚集在一起,它们安静地卧在牧场的草原上,其角不可胜数。“其耳湿湿”,描写牛的耳朵微微而动,实际描绘的是放牧后的众牛,卧在草原上进行反刍,因咀嚼胃中反出的牧草,故双耳摇动。前句纯属静态的描写,后句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更显出牧场上特有的和平安谧气氛。作者的描写,可谓体察入微,非亲身放牧者,难以道出。

第二章描写牛羊的各种动态,有的走下山坡,有的到池边饮水,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活动。如此描写,画面感很强,很符合古人画论中的整齐与统一,多而不乱,不板不滞之说。“尔牧来思”以下,由牧及人,引出牧人的形象,牧人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有的还背着干粮,寥寥几笔,便勾勒出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劳的牧人形象。“三十维物,尔牲则具”两句,是说各种牛羊品类齐全,可供各种各样的牺牲之用,这似乎是牧人的话,是牧人对劳动成果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与欣慰。此章的人畜动态,活灵活现,宛然如在目前。

第三章描写牧人放牧技术的高超。牧人们精心选择多种饲草,雌雄交配及时,精心管理,牛羊肥壮,既无失群的,也无病倒的,牧人将手臂一挥,牛羊一起进圈,不施鞭,而使牛羊驯服。此章用笔简洁,生动而得体。

最后一章以牧人之梦与占卜人对梦的解说作收,表现了古代人民的古老民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形象生动的牧歌,增添了喜庆气氛与传奇色彩。牧人做了一场奇怪的梦,蝗虫变成了鱼儿,画着龟蛇的旗变成画着飞鸟的旗,他请人圆梦占卜。卜人告诉他,蝗虫变鱼,是丰年之兆;龟蛇旗变成鸟旗,是家室兴旺的征兆,这是一场好梦。

整首诗像牧歌一样美,像画一样生动、逼真、传神,就连做梦与解梦,也带有浓重的生活气息。方玉润说:“诗首章‘谁谓’二字飘忽而来,是前此凋耗,今始蕃育口气。以下人物杂写,或牛羊并题,或牛羊浑言,或单咏羊不咏牛,而牛自隐寓言外。总以牧人经纬其间,以见人物并处两相习,自不觉其两相忘耳。其体物入微处(如“其耳湿湿”——引者注)有画手所不能到。晋、唐田家诸诗,何能梦见此境?末章忽出奇幻,尤为匪夷所思。不知是真是梦,真化工之笔也!”(《诗经原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