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坤上乾)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注释〕 否(pǐ):卦名,象征闭塞之义。匪:非。否之匪人,意思是被闭塞的是不该闭塞的人。 小:指的是坤阴,否卦下卦和内卦为纯阴爻。大:指的是乾阳,否卦上卦和外卦为纯阳爻。小往大来:就是说乾阳往外而坤阴入内,比喻君子受到排斥,小人受到重用。 无邦:无此邦,意思是此邦将亡。 内:提拔到朝廷里担任要职。外:排斥。 俭德:节俭的美德。辟:同“避”,避开。 荣、禄: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追求荣华、谋取禄位。 拔茅茹,以其汇:此句在取象上与泰卦初九爻相同,意思是连根拔掉茅草。 志在君:为君除害。 包:裹也。承:借为“脀”,烝肉也。包承:指的是祭祀时以物包烝肉。“包承”也解作心怀惩戒之意,如此,庶民可转为吉利,贵族虽处闭塞,也有亨通之时。 小人:指庶民;小人吉,意思是庶民无牲可献,只有烝肉可供,是小裕之象,故吉。 大人:指贵族;大人否,意思是贵族如果也这样,是没落之象,故否。 不乱群:意指大人心怀惩戒,不使臣民、群众相乱。 包:裹也;羞:熟肉也。包羞:意指祭祀时以物包熟肉,也解作心怀羞耻。 位不当:才德与职位不相称。从爻象上说,“六三”为阴爻,居阳位(第三爻为阳位)。 命:天命,有命,已有天命安排之意。 畴:借为“寿”。离:借为“丽”,意为附。祉(zhǐ):福。 休:犹怵,恐惧的意思。休否:惧怕否闭。 其:将要。 苞:此处取其草木丰盛之意。苞桑:生长茂盛的桑树,桑树以根深蒂固为特点,系于苞桑,就是说可以像系结于茂盛的桑树一样坚固不拔了。 位正当:以正道行其职责,才德足以胜任。以爻位言,“九五”居上卦之中,位正。 倾否:倾覆否闭之势。
〔鉴赏〕 否卦是《易经》中的第十二卦,同第十一卦泰卦构成了最典型的对立卦。首先从卦名看,“泰”表通达,而“否”表闭塞,两者代表了两种相反的状态。所以《杂卦》说:“《否》、《泰》反其类也。”
从卦象看,它们既是倒爻对立卦,也是对爻对立卦,又是倒经对立卦。所谓“倒爻对立卦”,也称“综卦”,是说纵向看对立的两卦的卦象,一卦六爻的排列同另一卦上下颠倒后的六爻相同。所谓“对爻对立卦”,又称“错卦”,是横向比较对立的两卦的卦象,相同爻位的两爻爻象相反。而“倒经对立卦”则是指把六爻卦看作是由内外或曰上下两个经卦(即三爻卦)构成,对立的两卦其内外卦呈颠倒的状态。泰、否两卦卦象在上述三种意义上都呈对立形态,这在六十四卦中是少见的。
从卦序看,泰卦象征一个事物或过程达到顺畅通达的状态,但是物极必反,《序卦》言:“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指明否卦在泰卦之后有泰极否来的意思。
从卦义看,泰卦的卦辞是“小往大来,吉。亨”。而否卦的卦辞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两卦卦辞所解释的卦象的象数学和政治学的意义都完全相反,吉凶也相反。文字表达形式是经过精心考虑后采用的。以“大往小来”对“小往大来”,说明《易经》已自觉地意识到、并且有意要突出这两卦在意义上的对立。与此相似,《彖传》和《象传》解说这两卦卦义时都是严格地采取对比的手法,以相同的句型讲述相反的意义,也是刻意表现两者的对立。
否卦的卦象是坤下乾上,象征的意义是地下天上,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这反映的是正常的秩序,应当是表吉利的,应当加以肯定。然而否卦以相反相成的眼光看世界,认为这违背了对立统一的法则,阴阳相隔,天地、上下不交,其结果是万物不通,君臣离心,天下无道,因此是不吉利的。可见,泰卦是从正面阐述天地、上下交的重要作用,而否卦则是从反面说明这个道理,两者都是对通的观念的阐释。《周易》的观念、逻辑和方法是统一的,就是说它用阴阳相交的表达方法来论证阴阳相交的理念,因为它是用对立卦的相互对照的方式,来强调对立面之间的互动对于事物、观念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可见,由通的概念所表达的相反相成的思想渗透于泰卦和否卦的各个方面。对立统一在这两卦中已经成为极其自觉、成熟而深刻的意识,可以说这两卦对于对立统一法则的把握和表达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如果说《周易》第一对对立卦、即第一、二卦(乾、坤两卦)主要是讲一分为二,即确定世界的两极、《周易》的两个基本点、以及中国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话语中两个最高价值观念的话,那么泰卦和否卦则是最成功地演示合二为一,即阴阳交感、天地相通、两极互动、对立面互相作用、对立统一。这样,《周易》就全面把握了对立统一的法则,避免了片面性和绝对化。
在《周易》中任何一种状态都不是固定的。尽管否卦象征闭塞,预示困厄,是不吉利的,但是,“上九”爻辞言“倾否,先否后喜”,《象传》正确地解释说“‘否’终则‘倾’,何可长也”,指出否运就要结束了,它压制人们的时间怎会很长呢?但是人们所盼望的这种转化不是自动发生的,能否发生关键在于人们自己的努力。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具备忧患意识。否卦的精神导向除了通的观念以外,就是精神警戒。它以闭塞的现状和困厄的前景警示人们要保持警惕,要预防可能出现的灾难。所以《象传》说:“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在《周易》看来,忧患意识能够使人在顺利的时候不骄傲自满,忘乎所以,放松警惕,松懈斗志;身处逆境的黑暗时刻又能收敛锋芒,兢兢业业,从容应对,等待时机成熟,扭转不利局面。因此“九五”爻辞说:“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在《周易》看来,保持一项事业的长胜不败、永远兴旺发达的根本依靠不是哪一种外部条件或自身的某种才能,而是这种忧患意识。因为它能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和奋斗意识,把人的所有潜在的力量和能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忧患是《周易》的主要观念之一,《周易》之为书,也是生于忧患,成于忧患,《周易》文化的生命也在于此。《系辞》说:“君子居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这种思想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力和生命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