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渔妇图
清·黄慎作
纸本设色
纵一一八.四厘米
横六五.二厘米
藏南京博物院
黄慎是“扬州八怪”之一,他诗文书画兼善,尤其是以草书入画,独树一帜。
黄慎早年师从上官周,基本功扎实。十八九岁时就寄居在寺庙里发愤作画,刻苦读书。后来他遍历吴越,识见增广,画艺大进。当时他“诗画名大江南北”,作品在雍正年间已经达到“尺纸容缣,世争宝之”的地步。据说他的老师很为他骄傲,曾说:“吾门有黄生,犹右军之后有鲁公也。”
黄慎擅长人物画,尤喜画平民百姓,甚至乞丐流民。这些多从活生生的现实中来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扬州的平民生活状态,生动记录了当时社会上的甜酸苦辣。
渔翁渔妇图
渔翁渔妇是黄慎比较喜欢的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渔翁的题材至少从元代画家吴镇那里就已经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与文人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在文人画家那里,渔翁,不再是一种身份、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了高而清的品格: 既自给自足,不求闻达,又充满诗意的观照。那种文人理想主义的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状态,被物化为飘荡于水面之上、扁舟之中的渔夫。
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对封建文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清代扬州的繁荣更是让礼贤之士见识了商品社会的功利主义。市民阶层的形成,商贾与权贵的互融,构成了扬州画派的生活背景。绘画作品的商品化让文人画家们从理想主义的五彩祥云跌落到尔虞我诈的滚滚红尘之中。于是,黄慎笔下的渔夫不再是士大夫理想的化身,而是庸庸碌碌、为生活奔波的贫困老者。你瞧,画中的他竟然只打到一条小鱼。而有意思的是,黄慎为老渔翁配了年轻貌美的渔妇,两相扶携,倒也颇有情趣。但是这种情趣所具有的浓烈的市井气息完全是吴镇他们所不屑的。渔妇将渔翁所打的鱼拿到市场上去换回生活所必需的柴米油盐,这便是黄慎题诗所要表达的内容:“渔翁晒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余沽出横塘酒。”没有理想,没有清高,一点儿也不潇洒,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便是黄慎这幅作品的现实意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