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华秋色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鹊华秋色图

元·赵孟頫作

纸本设色

纵二八.四厘米

横九三.二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绘山东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按《左传》成公二年:“齐师败绩,(晋师)逐之,三周(绕)华不注。”《春秋地理考异》:“华不(跗)谓花蒂,言此山孤秀如华跗之着水也。”《古今图书集成·方舆编·山川典》卷二十三《山部汇考》:“华不注山单椒(山顶)独秀,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发翠,望同点黛。”总之,此山孤峰独秀,山下一片平原,曾经作为战场。周密(1232—1298)字公谨,南宋、元初词人,鉴藏家,著《草窗词》、《云烟过眼录》等,原籍齐州(今济南),但后为湖州人,和赵孟頫是同乡。赵孟頫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兼管东路诸军”(据《行状》),因为周密不曾回过原籍,所以孟頫于元贞元年(1295)描绘那里的风景名胜相赠,这年孟頫四十二岁。卷后有张雨、杨载、范梈、虞集、董其昌等跋,但杨、范两跋是伪作。此卷的布局、笔法、笔势、笔致、设色等都十分经意,试分述如下。

布局:江水盘曲,长汀层叠,平原上林木、村舍环抱鹊、华两峰,中间点缀生活场景,以自然与人相结合,构成了整个画面;作为主要对象的华不注和鹊山,以三棱锥形与半球形遥遥相对,颇得刚柔互济之妙。左半幅:远近屋宇凡四,以树木相映带,近处一屋,门前柳荫下一男子扳起渔网,旁泊渔舟,一妇人倚门而望;中间一屋,有人从窗口望着门前所晒渔网,离网不远,一人策杖西行。远处两屋,一前一后,前者门内置长几而不见人,门外有五牛,三西向、两回首。右半幅:近处汀岸、溪流,渔舟相向,一人撑篙,一人收网;远处水面稍宽,亦作渔舟相向,但一人撑篙,一人撒网。综观全图,水陆交接,汀岸转换,平原远近,两山对峙,林木聚散,屋宇错落,人物动作等,每一部分各自呼应,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非大手笔莫办。

笔法:汀岸、平原,用董源长披麻皴,略参解索,但与董源不同,多以干墨、淡墨层层互破,比董源细致。树身皴纹类似董源《谿山行旅》半幅,线条往复重叠,却很灵活,而且增添质感。几处林木,皆作枯枝、疏叶,对董源厚密的树法有所改变,因为这是描写秋景。垂柳和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寒林重汀图》中的很相似,树身皴法,用笔旋转,也有董源那般沉着,但枝叶分布比董疏朗。芦苇学董源《潇湘图》、《寒林重汀图》,但更精审。总之,此图笔法基本上以细秀婉约代替董源的苍浑疏放,董其昌跋云:“有北宋之雄去其犷”,也许是指这一变化。中部主树一丛,中间长着高粱,垂头点子沿茎而上,摇曳多姿。此种点法后世罕用,曾于文徵明《拙政园图册》(中华书局影印本)中见之,盖文氏本有学赵处。至于树的点叶,为介字、垂头、胡椒、芝麻、小圆以及半圈,后者先作半圈状,复上下左右作同一状,使之相互交错,如,灵活透风,为前人所无,乃孟頫独创。

鹊华秋色图

笔势、笔致:披麻皴、长线条酌参解索皴、交叉线条,都是笔笔送到底,极有腕力,它们在汀岸、平原上层层推去,却不因形状之相似或重叠而显得单调、平板,反倒从沈著中见出一片空灵。这是由于孟頫掌握了笔力的重轻、线条的疏密、落墨的深浅燥润,以各自的动势来体现自然的节奏与生命,所以绵亘起伏,无处不见生机。孟頫能于笔势中求笔致,这在董源的披麻皴中还是所见不多的。华不注的正面,解索、荷叶兼施,线条直落,其交叉处留些空白,突出了嶙峋峭拔之姿;侧面却是皴擦少、涂抹多,轮廓隐而不显,落势复相当舒缓。于是正侧合抱,正面的三角状就不嫌刻板,而整体灵活,别有风致。至于人、畜以及捕渔、起网、荡舟等,既然都是画面空间的各个单元,孟頫就不轻轻放过,用极为精细的线条,刻画这些形象,而笔踪、笔力,一一可见,尤其是寓笔致于笔势,使单元之间有机联系,给画面结构频添运动感、生命感;每个单元画活了,整个画面也就富有生气了。董跋所谓“有唐人之致去其纤”,不妨理解为:唐人画面生气洋溢,但组织力有待发展,所以谨细有余,却失之零散,孟頫化零散为整一,从而写出渔民作息于“鹊华秋色”之中,不愧大家手笔。

设色:华不注山为淡青绿,鹊山为花青和墨;平原上有赭黄屋顶,淡黄、墨青和朱磦相间的树木;芦苇先染墨绿,再淡青笼罩,与碧水相掩映;岸上、舟中的人物皆粉衣。合而观之,色彩鲜而不闹,深得北方秋景明净、秋气萧瑟之致,自与江南不同。

最后,在观赏此图的同时,不妨一读元代人王恽的《游华不注山记》:“自历下(亭名,在今济南市大明湖西)登舟东行,约里余……水渐弥漫……悉为稻畦莲荡,水村渔舍,间错烟际,真画图也。于是绿萍荡桨,白鸟前导,北望长吟,华不注之风烟胜赏,尽在吾前矣。”(王恽《秋涧文集》)对比之下,似乎画家采取了宏观、综合、概括,和诗人泛舟所见、所得,未必尽同,至于“风烟胜赏”,孟頫确实领会到而且形诸笔墨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