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父母去世,之所以服三年丧,按孔子的解释,是因为孩子出生头三年,需要父母悉心照料。如今小朋友三岁才入幼儿园,也不知是否与此相关。其实,服丧是对父母过世的一种追念,父母生养之恩的报答是很难简单划一个时间的。服丧究竟以多长时间为宜,也往往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孔子与宰我的讨论,核心在于宰我以外在的东西为取舍,而孔子强调内心情感的自我体会,所谓“不甘”、“不乐”、“不安”。亲情的根本在心,如衡以外物,便失其意涵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