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二十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金刚经·第二十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邪?”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注释】

①少法:“少”即小。指极其微小的、微不足道的法。这里用以强调如来于法毫无所得的程度。真谛译本此处译作“如微尘法”;笈多本译为“微小彼中法”。 ②善法:与恶法相对,指一切善性之法,可包括佛教的一切修行内容。有两个标准,一是顺合佛教义理;二是利益众生。分为两类,一是世间善法,如五戒、十善;二是出世间之善法,如三学(戒、定、慧)、六度等。此处的“修一切善法”与前文“持戒修福”、“广种善根”含义相同。

【译文】

须菩提向如来佛问道:“世尊,如来佛得证无上正等正觉而实际上是无所得吗?”

如来佛回答说:“是的,是的。须菩提,对于无上正等正觉大法乃至微不足道的小法,我都是毫无所得的。但是并非一无所得就没有无上圣智,恰恰是因为一无所得,才可称之为无上圣智。

再次,须菩提,无上圣智之法即一无所得,湛然清净之法身。此法恒常不动,寂然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无彼此之分,无高下之别。只要排除对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分别,无高下之念,无圣凡之心,无差别之虑,无有得之想,毫无执着,了无一识,并以此无住之心,持戒修福、广种善根、遍行布施、供养诸佛、庄严国土、普利群生,不论是谁都可由此既无一丝执着,又修一切善法的途径而证悟这无实无虚、绝对平等、至高无上的如来圣智。”

“须菩提,刚才所说的善法,在如来佛看来,全然不是什么真实的善法。一切法都是非实假有、不可执着的,因此,所说的善法也仅仅是个假名而已。”

“须菩提,每个世界的中心都有一座高达8400由旬(一由旬约30里)的须弥山,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百万个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十亿个世界为一大千世界。这大千世界之中即有十亿个高大雄伟的须弥山。如果有人将七种珍宝堆集成如同所有这些须弥山那么巨大,并拿这么多的珍宝进行布施;如果有人信受这个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受持读诵其中的四句偈,并广为他人解说,那么这种受持读诵经典之福德与前面所说的七宝堆山布施之福德相比,前者不及后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甚至无量、无数、无边的阿僧等算数及恒河之沙、世界微尘、须弥山王等不可思议之多的譬喻都不及持经功德之一分。”

【赏析】

本节经文中心内容是对如来所证无上圣智的解释。无上圣智之法是大乘佛法的根本,也是全部修持求证的归宿。本经一开始须菩提就问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求无上圣智,那么他应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妄心。经中的一切说教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除了说明发心求智者要离一切相,破一切有,清净生心,一无所住之外,经文对此无上圣智也作了充分的描述。如前面经文说:“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再如:“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诸法如义。……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这两段经文与本节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第一段经文侧重于说明无上圣智的“无定”,即既不能肯定其实有,也不能肯定其虚无。即下文所说的“非法、非非法”,正因为如此,这种圣智才是“不可取、不可说”的。它将无上圣智作为佛法的一种,通过对它的“无定”判断而说明如来所说的一切法,也是不可定取、不可定说的。第二段经文则通过如来于无上圣智的无得来说明如来之所以成为如来的原因。因为“如来”即从诸法之“如”而来,“如”即寂然不动、非实非虚的真如实相。如来于圣智的无得,从而与诸法之“如”合一,由此才成为如来。因为这种圣智是无实无虚的,所以如来得即无得、无得乃真得,此得即是证悟。悟得此智,即是证成如义;证成如义,即可从如而来。一切法无不是如,所以说一切法都是佛法。这里主要是通过对无上圣智无实无虚、无从所得的论述,说明如来佛悟得此智,从而证成诸法之如,这样他自身也就成为无实无虚,而不可执着的了。

本节关于无上圣智的阐释比前两段更为具体详细。它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释明圣智的特性,第二层说明修证圣智的途径。

第一层对圣智的释明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其一说:“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从与求法者的关系来讲的,此句的真谛译本作“如是乃至无有如微尘法如来所舍、如来所得,是故说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道出了无上圣智绝对独立,本来具有,既无一丝一毫之可舍,岂有一丝一毫之可得。玄奘译本此句作“于中少法无有、无得,故名无上正等菩提。”说明无上圣智本来无有,从何而得。真谛的无所舍和玄奘的无所有都是对无所得的说明,所以说各译本含义还是一样的。其二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从无上圣智本身的体性来讲的。即是说这种圣智,体性一如,绝对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无论于何时、何地、何人,它都是毫无差别的,因为这种圣智也可说是一种无上的觉悟,所谓觉悟就是认识到一切执着是妄,一切分别是幻,从而离相无住,生清净之心,进而悟得诸法非实假有的中道实相,最终获得彻底解脱。宇宙万有、社会人生一旦如此看透,这种圣智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任何人都可做到这一点。

第二层对修证的说明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经中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要证悟这种无上圣智,其一必须远离一切分别和一切执着;其二还要以此无住之心而修一切善法。这种思想在前面的经文中曾表露过,如说那些持戒修福、广种善根(即“修一切善法”)者,听闻《金刚经》后会“一念生净信”,从而“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即此节所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又说,若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本节最后一段是对持经功德的说明。前面曾先后四次说明持经功德胜于布施功德,每次比较各有不同。本节又换了一种说法,成了将七宝堆集成像三千大千世界之内的所有须弥山,用来布施。五处经文各有特色,其比较程度逐渐升级,后者总是超过前者。

【评赞】

南朝梁傅大士于作颂曰:“水陆同真际,飞行体一如。法中何彼此,理上起亲疏。自他分别遣,高下执情除。了斯平等性,咸共入无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