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三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时,长老①须菩提②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③,右膝著地④,合掌⑤恭敬而白佛言:“希有⑥!世尊,如来⑦善护念⑧诸菩萨⑨,善付嘱⑩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⑫,云何应住⑬?云何降伏其心⑭?”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⑮!世尊。愿乐欲闻。”
【注释】
①长老:对受戒时间长而修行高深的僧人之尊称。亦译作“具寿”、“慧命”等,据《十诵律》卷39:“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便,佛言:从今唤长老某甲,如唤长老舍利弗、长老目犍连、长老阿难。”后来,长老又细分为三种:一是年齿高、受戒时间也长者,如佛十大弟子中的摩诃迦叶。二是法性长老,即智慧具足,精通佛法,通达妙义,能讲经说法者,它不以年齿修行为标准。如佛十大弟子中号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据说他异常聪明,可在7天之内通达一切佛法经藏,8岁时就登座说法,把印度所有的论师辩驳得张口结舌,使他们不得不心悦诚服,甘拜下风,所以少年时代就作了法性长老。三是福德长老,即有福报又有德行者。这里的长老三义兼容。另外,长老也是对住持的尊称,如《百丈清规》卷二说:“如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 ② 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亦译“须浮帝”、“须扶提”、“苏部底”等。意译“善现”、“善见”、“善吉”、“空生”、“妙生”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据说其家十分富裕,拥有108个装有各类财宝的宝库,须菩提生时,家中所藏的金银珠宝尽化为空,故称其为“空生”。那时,其父母惊异生疑,遂请相师占卜,师称此子既善且吉,无须顾虑,故名“善吉”。又说,生后7日,库中财宝复现,故又名“善现”。佛教解释说,由于须菩提累世修持空观,悟得无相性空之理,故其生时才会出现家宝俱空之相,此乃空理之显现。其后财宝的复得,则表显空非偏空。还有一说,认为须菩提本是东方青龙陀佛,后影现于释迦之会,示迹为阿罗汉,辅助如来行化。其实,须菩提原来并不太出名,在小乘经中很少露面,只在《阿含经》中出现过一两次。大乘佛教产生后,须菩提才走红一时,这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历史根据的实在人物,易于起信,尤其是号称“解空第一”,所以在专讲性空的般若类经典中频频出面,成为佛陀说法的助手和配合问答的搭档。 ③ 偏袒右肩:把右肩袒露出来。为古代印度的一种礼节,表示非常恭敬。佛教规定僧人穿袈裟皆要露出右肩,故上衣皆为斜披。今天南传小乘佛教僧人的衣着即保持佛在世时的传统,自左肩斜搭而下。中国僧人搭衣也是露出右肩,只是加了一个钩环,以防脱落。 ④ 右膝著地:右膝跪在地上。古印度佛教的一种礼节。也称为“胡跪”,即单膝下跪,为比丘采用之式,而比丘尼则须长跪,即双膝下跪。据《文殊问般若经》说,右是正道,左是邪道。所以右膝著地,即表示以正去邪,皈心大法。也表示敬上卑己,以此领命之意。 ⑤ 合掌:双手相互并合。佛教的一种常见礼节。也称“合十”。具体作法是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表示衷心敬意。原为古印度的一般礼节,犹中国的拱手相敬之礼。佛教沿用,认为手本两边,合拢为一,表示不敢散乱,摈除荒诞,专至一心。至今仍为世界各地佛教徒最为普遍的礼节。 ⑥ 希有:稀奇少有,难能可贵,难得。为赞佛之词,佛经中经常出现。一般含四义:一是“时希有”,即过去迦叶佛与未来弥勒佛之间相去千万年,除释迦外中间更无。二是“处希有”,即三千大千世界中唯有一佛。三是“德希有”,即释迦牟尼福慧超绝,功德不可称说。四是“事希有”,即佛用大慈悲心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利益一切众生。这里的“希有”兼含四义。 ⑦ 如来:释迦牟尼佛的十号之一。梵文意译。音译“多陀阿伽陀”、“答塔葛达”等。“如”亦名“如实”,即“真如”,意即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故名“如来”。有三如来:其一为应身如来,谓应机示现,后佛如先佛之来,而化众生。其二为报身如来,谓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如《大智度论》卷24说:“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故此,若迷时背觉合尘,则名如去;悟时背尘合觉,即名如来。其三为法身如来,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因为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圆满遍在,故无来去。佛家认为,此种真性之如,明则照无量世界而无所蔽,慧则通无量劫事而无所碍,能变现为一切众生而无所不可,真可谓自如之至了。这里所说的“如来”指第一种应身如来。 ⑧ 护念:护持眷念,爱护关怀。即令其内德坚固,悟得圣智,成就佛法,并与教化力,以摄受众生。“问:诸佛护念有何利益?答:犹如子母,念则成不念则坏。菩萨亦尔,佛若护念,善根则成;若不护念,善根则坏。”(《续藏经》卷38) ⑨ 菩萨:梵语音译之略,全称“菩提萨埵”,又译“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汉文佛典中曾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圣士、超士、力士、无双、大圣、法臣等。“菩提”,意为“觉”、“智”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旧译借用老庄术语曾译为“道”,谓通向佛教涅槃之道路。广义说,凡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通称菩提。“萨埵”,意为“有情”、“众生”、“有情众生”,佛教对人和一切有情生物的通称。反之,草木、山河、大地、土石等无情识的东西称为“非情”、“无情”。“菩提”与“萨埵”合在一起,意为“觉悟有情”。 菩萨又分两种,据《大智度论》卷7称,一是居家菩萨,一是出家菩萨。菩萨身也分为两种,《大智度论》卷74说:“菩萨有两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菩萨也是佛教“四圣六凡”说中的“四圣”之一,其位仅次于佛,又高于声闻、缘觉。菩萨还是佛教“三乘”之一,与声闻乘、缘觉乘相比属于大乘、无上乘。此外菩萨的修行称“菩萨行”;其教法以达到佛果为目的,称“菩萨乘”;经典称“菩萨藏”;戒律称“菩萨戒”;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发菩提心,度无量众生,以共皆成佛,则称作菩萨精神。中国佛教有“四大菩萨”之说,其是:“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大乘僧侣或居士有时也被尊称为菩萨。 ⑩ 付嘱:托付谆嘱或吩咐嘱托。意指将佛法委托交付,嘱其荷担承传。 ⑪ 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善女,即内有善心、外有善行、口有善语的男子和女人。意指皈依三宝、信奉佛法的善男信女。佛经中往往呵斥女人,在修证方面又常说女人障重,不能成佛,必先转化为男身才可。此处女人与男子并称,言下之意即只要具有善根,共发大心,则一样有成佛的资格。 ⑫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即发起追求无上圣智、进趋佛果、彻底解脱的心愿。“发心”是佛教极常用的一个名词,意即发愿、发誓、立志,一般指发起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求无上觉悟、进达佛果的愿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的音译,略称“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旧译为“无上正遍觉”、“无上正遍知”、“无上正等道”。一般不作意译。佛教认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能觉知一切“真理”,并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它是超人的、至高无上的圣智,只有佛才具有,因为外道有觉,但是邪觉而非“正觉”;阿罗汉皆得正觉,但因其畏生死如牢狱,急于自度不行普度,无平等之心,故非“正等”;菩萨自觉觉他,具足“正等正觉”,但尚不如佛之觉行圆满,故非“无上”。所以《大智度论》卷85说:“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菩萨行的全部内容就在成就此种觉悟,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即发心学菩萨道,誓愿行大乘法,立志成佛果位。《金刚经》全部经文,实即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 ⑬ 云何应住:当住于何处或应该怎样安住。“住”,即执着、放置、安住等。此句紧接上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意谓所发之心应放置何处,亦即所发之成就佛道之宏愿应如何落实。由于该经所讲的般若理论以性空假有、无住生心为基本特色。因此,所谓的“住”只能是无住而住,以般若观照一切,悟得实相,成就佛果。故此,古往今来,人们将“云何应住”分别解释为“云何可以安住谛理”(僧若讷),“怎么样得到常住真心”(宣化上人),“此心欲契实相般若之理,有何方法能令相应而住”(圆瑛),“应该如何把握住真正的佛法”,等等。这些解释各有其优。通俗地讲,这里的“住”应是指发心求无上觉悟者应如何证悟般若,以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契合,从而掌握大乘佛法的真谛。 ⑭ 云何降伏其心:应如何降伏其妄心,亦即怎样制止其不正确的心思。心有真妄之别,真心应住,住于无住,清净若水,澄澈若镜;妄心应降,降而无降,不住于相,一尘不染,如此才是真正的降伏。妄心,即住相之心,为客尘污染之心,执着一切事物之心,于法有所分别之心,亦即贪、瞋、痴之心。发心求佛道者稍有不慎,妄心即起,从而有阻修持,影响觉悟,障碍成佛,故应随时降伏。 ⑮ 唯然:“唯”即“唯唯诺诺”,为应答之辞,相当于太好啦!就这样!但愿如此!
【译文】
就在这时,座下众僧中有位叫须菩提的长老立即从其座位中站立起来,他斜披袈裟,偏袒右肩,徐步而行。来到佛的面前后,便左膝曲空,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诚心静气,向佛行礼,然后,恭恭敬敬地对佛说道:
“难得啊!世尊。我佛如来总是善于护持眷念、爱护关怀各位菩萨,也总是善于吩咐谆嘱各位菩萨。世尊,若有善男信女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立志行大乘菩萨道,誓愿证成佛果,那么他们应如何安住其真性之心,以证悟般若,把握真谛,最终与无上圣智契合,获得彻底的解脱?应如何降伏其妄念之心,以消除客尘污染,专心修道,断绝烦恼,进趋佛果?”
佛回答说:“好呀!好呀!须菩提,正像你所说的那样,如来善于护持眷念、爱护关怀各位菩萨,也善于吩咐嘱托各位菩萨。你们现在认真地听着,我将要为你宣说。善男信女若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立志行大乘菩萨道,誓愿证成佛果,那么,他们就应如此这般地安住其真性之心,以契合无上圣智,永获解脱;应如此这般地制服其妄念之心,以消除客尘污染,专心修道。”
须菩提闻佛已应允解答其问,便兴奋地说:“太好啦!世尊。我们都非常高兴,愿听从您的教诲。”
【赏析】
此节经文承上启下,是正式说法的前奏,由此引出了与佛相互问答的主要角色,即号称“解空第一”的大弟子须菩提,《金刚经》全文即主要由此二人的问答形式构成。文中以须菩提的请问,佛的许答,弟子们的欲闻等紧密相连的环节很自然地引起了下段经文。梁时昭明太子将此科判为第二分,名“善现(即须菩提)启请分”。这段经文明显地包括着须菩提请问及如来佛许答两大部分。笔者将其划分为四段,第一段述说了须菩提请法之仪,即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双手合十,恭敬致礼。它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古代印度佛教说法活动的具体场面,尤其是为我们提供了佛教内部听法者与说法者之间所特有的宗教礼仪。第二段是须菩提的请法之词,即先称赞如来佛的“希有”与功德,再提问善男信女发心学佛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即“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这段经文的关键内容。发心学佛者,其心如何安住,如何降伏,亦即住真心、降妄心的问题,二者相互关联,因为降伏妄心,即可安住真心;安住真心,即能降伏妄心。妄心真心实即一心,攀缘执着、随情动乱即成妄心;远尘离垢,绝虑止妄即成真心。所以,住心降心都是修心,而修心正是修行的根本和目的所在。流支、真谛、笈多、玄奘、义净等其他5种译本此处皆有“云何修行”一问,共成三问,意义更为清楚。罗什省去此问恐怕是出于住心、降心都是修心,修心即是修行这一缘故吧。第三段是佛的解答之语,紧扣须菩提的请法之词,先肯定其所赞为是,再允答其问。如来佛对住心与降心这两个问题的解答贯穿于如下全部经文,可以说正是《金刚经》的中心内容。第四段是须菩提表示“愿乐欲闻”。经文至此,表明听法者已全神贯注、洗耳恭听,静候如来佛开口宣讲金刚般若之法,下面的经文则是呼之欲出了。
【评赞】
关于此段经文唐代黄檗禅师曾说:“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又云凡夫取境,智者取心,心境双亡,乃是真法。亡境犹易,亡心至难,人不敢亡心,恐落于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凡夫皆逐境生心,遂生欣厌。若欲无境,当亡其心,心亡则境空,境空则心灭。若不亡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故万法惟心,心亦不可得,既无所得,便是究竟,何必区区更求解脱也。如是降伏其心者,若见自性,即无妄念,既无妄念,即是降伏其心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