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冯梦龙
山人某姓者,自负其才,旁无一人。途中闻乞儿化钱声甚凄惋,问曰:“如此哀求,能得几何?若叫一声太史公爷爷,当以百钱赏汝。”乞儿连唤三声,某倾囊中钱与之,一笑而去。乞儿问人云:“太史公是何物?值钱乃尔!”
——《古今谭概》
明代社会曾涌现一大批山人形象,人数之滥,当时称“遍天下”(《万历野获编》)。他们大多交结名贵,附庸风雅;或故作诡行,沽名钓誉;其品愈下,愈是愚妄狂傲,故常常成为时人调侃的对象。
我们当然可以将这则笑话看作是作者对恃才傲物到了迂腐不堪地步的山人的一种机智的嘲讽;他不管什么场合、对象,也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只要能被承认是太史公,就感到十分满足;可笑的是,他用钱买来的这一声“承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乞儿根本不知“太史公”有什么价值,他的满足也就变得虚妄起来了。
但是,我们在窃笑之余,会从这荒谬的表现形式中渐渐品出点苦涩味儿来。这个山人,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被扭曲了的典型,他们求赏识、求理解,希望社会承认自己的价值,然而现实常常以虚妄击碎他们的理想。试想,他们的执著在这种虚妄面前不就变成了愚妄痴绝?在这个意义上,难以否认像冯梦龙这样心智宽拓的人,在叙述这样一则笑话时,会没有一丝自我揶揄的意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