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豆·〔明〕郑二阳》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明〕郑二阳

煮绿豆中往往有煮之不烂者,人皆名为烈豆,亦曰铁豆,其名甚佳。夫以猛火沸汤之中,诸豆尽皆糜烂,而此豆独能坚挺如铁,完好自若,毫不为损,真可谓入水不濡,入火不焚者矣。称之曰烈,宜哉!

癸酉兰秋,天中潘览德氏,抉我雀罗而来,相与啗菜根,食新豆汤。偶言及此,览德避席逡巡:“回忆乙丙之季,区区真不啻一粒之在沸汤也。”予曰:“快哉,所幸有此粒许耳。”每谓世道虽大坏极敝时,定有不敝不坏处,正赖却寻常耳目赫奕外,当自有一辈血性汉在,未可谓一片清明世界,遂欲乘鹤轩而顶猴冠者,糜烂坏尽。行矣览德,珍重自玉。庶令天下人,自此勿复以皮相举肥,徒为有识者窃笑其邾娄莫辨耳。

——《明人小品选》

〔注释〕 乙丙之季:指天启四年(1624)东林党人杨涟等上疏弹劾魏忠贤揽权专政事,次年杨等被魏杀害。魏还制造假案,继续打击其他东林党人。 皮相举肥:谓只从表面去看,不及内涵。 邾娄:即邾,周时国名。邾也谓之邾娄,娄有二音,合闾音为邾,合娄音念邹。这里用来比喻美恶不分。

豆屡煮而不烂,对煮豆者来说显然是不讨喜的,因其不烂而更添薪猛攻,令他豆倍增熬煎,对同辈来说也是不讨喜的。称其勇烈者,实非煮豆人,也非豆之同辈。烈豆自身呢,恐怕也不会轻松、愉快,至少是孤独和寂寞的,说不定还背着黑锅,到老抬不起头来。

烈豆的构造颇让人感兴趣,究竟什么机制使其异于众兄弟姐妹,而又敢于沸汤世界中孤身奋战?难道它不是生于土壤,长于豆枝,孕于豆花浆苞之中?难道它年幼时不也嫩如葡萄,鲜若水珠?什么时候开始它变得黝黑如铁,水火不进的呢?或许它少年时得过疾病,或许有条毛毛虫钻进过它的襁褓,摧残过它的青春,它大概遭受过非凡的打击和折磨。烈豆的铁性肯定不是到了锅里才造就的,在豆枝上时它就成为一颗钢筋铁骨的“铜豌豆”了。

火攻告退,烂者自烂,坚者自坚,一切都成了闲话。食豆者美餐,玩味者称赏,它都听不见了。它不是为了给人赞赏才变得这样硬的,更不会想到有人会引以自比,深感惭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