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赵熙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秋夜·赵熙
静极小三昧,夜蛩秋满庭。
风清闻远水,天碧撒群星。
故友书多断,衰年梦每灵。
成呼病妇,试踞灶觚听。

悲秋主题,屡见之于古诗。写秋季,又常集中于秋夜,因为秋夜更能体现秋季的清疏、感伤。所以,在题材上说,赵熙这首《秋夜》,并没有多少新意。不过,细读之后,却又感到诗人用笔确有其风格,故这首诗仍足以受到后世读者的重视。

开头一句“静极小三昧”,据李肇《翰林志》云:“(学士)每下直出门,相谑谓之小三昧;出银台乘马,谓之大三昧,如释氏之去缠缚而自在也。”按三昧在佛典中指心神平静。这里赵熙并非说散朝之后心理的宁静,而指秋夜的寂静使人心理也宁静起来。不过,这个“静极”只是一句空洞的铺垫,其实下面诗句显于诗人观景的心理感受,却并不是“静极”的。你看,“夜蛩秋满庭。风清闻远水,天碧撒群星。”在这“静极”秋夜中,秋虫声、风声、水声,阵阵传来。甚至满天星斗,也仿佛有神人抓着满把撒向一碧如水的天际!“静极”显然并不是无声,而是有这些自然声响,更见寂静。古人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声音反衬,更显幽静。赵熙以虫声、风声、水声相衬,更见秋夜之静了。不过,“静极”还是有的,这就是人类的声音。诗人避世幽居,亲朋来往稀少,居处人类的声音就必然甚少了。“故友书多断,衰年梦每灵”,老朋友书信都断绝了,作梦反而觉得每每应验。是否应验呢?孤独幽居,极少交往,梦境无由验证,只好猜想应验了吧?静静的秋夜,静静地做梦,心情孤苦凄凉,已经托出了。最后“诗成呼病妇,试踞灶觚听”,写成诗无人欣赏,只好找生病的妻子。而妻子正在灶下做饭,一面烧火一面听,并不专心欣赏。连妻子都不欣赏,诗人更见孤独了。

显然,《秋夜》重在写静寂与孤独,用反衬手法,突出心理感受。赵熙善炼字,如“秋满庭”之满字,“撒群星”之撒字,都能化静为动,更好地渲染题旨。这些都是赵熙这首诗在题材上并无创新而却取得新意的重要原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