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吊史阁部·黄燮清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歌颂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是黄燮清诗歌创作的一大特点。荆轲、祢衡、周瑜、岳飞、韩世忠、文天祥、于谦等一批豪杰之士都在他笔下被以咏史吊古的形式热情赞扬。一八三八年他赴京应试,途经扬州,凭吊史可法祠墓,写了这首诗。
黄燮清的这类诗一般都写得感情充沛,笔力雄放,豪迈劲直,气势飞动。这首诗的总体风格亦如此,而写去又自具艺术天地。
史可法作为人们熟知的抗清英雄,感佩是共同的。诗题既为“广陵吊史阁部”,则自然已规定了他在诗里的中心地位。但史可法处于明清嬗替的历史背景和南明内部倾轧的复杂格局之中,这一切都有丰富多重的历史记载。一首律诗里单纯地赞颂史可法并不难,但要同时写出这种复杂性就不容易了。而既要写出背景关系的复杂丰富,又要突出全诗的主体对象,显然对作者的艺术构思能力和概括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挑战。本诗的特点正表现在这两方面。
作者的构思总要外现于作品的结构。这首诗的结构特征乃在横向的对应性和纵向的递进性。直观看去,前六句分成两行排列的话,左边一、三、五三个出句或奇句为一类,写当时的背景;右边二、四、六三个对句或偶句为另一类,写史可法,左右两边横向对应。如果从左右两边纵向分别看,又各自依序递进,极有层次。左列从清军南下,形势危机—→群小倾轧,大局已去—→福王荒淫,征歌逐舞,由宽到窄,由广泛到具体,次序井然。右列亦然:“半壁青天一柱撑”—→“孤臣尚抗北来兵”—→“阵上靴刀决死生”,写史可法从支撑大局到英勇就义,也是从概括到具体,层层收缩。左列提供背景,渲染环境,为突出主体准备条件;诗的重心落在右列史可法身上。如果逐句去看,这六句又横向分为三组,从三个层面塑造了史可法的主体形象。第一组在整体危机的大背景上,凸现史可法只身支撑南明半壁江山的突出地位,是从总的局势着眼;第二组以群小的勾心斗角,破坏大局反衬史可法的坚决抗战,是从南明政权内部着眼;第三组以福王的荒淫无耻,映照史可法的誓死抗清,是从君臣关系着眼。这就既写出了总的形势内部与外部的复杂性,揭示了南明灭亡的内在原因,又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了史可法的英雄形象。全诗结构精严整饬,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极见匠心,但看去又十分自然,显示了炉火纯青的营构艺术。
与之相称,全诗对上述丰富内容的艺术概括既凝炼又生动。如清军大举南下,形势危机,首句“沿江烽火怒涛惊”只虚写,便尽含其中,渲染得有声有色。又如,“群小已隳南渡局”则不露声色地写出了马、阮之流把持朝政,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自相残杀的复杂历史事实。再如,史可法拼死决斗,最后英勇就义的过程,有许多具体的记载,诗里也只用一个典故就和盘托出。尤其末两句“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意蕴更为丰富。史可法死后,扬州人民把他的衣冠葬于城外的雪岭,种了万株梅树来纪念他,就此而论是实写。但对史可法来说,又是虚写。用“岁寒真气”的梅树,象征史可法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现了作者无限的追慕之情。“芜城”一方面扣题中“广陵”,而另一方面,又隐含了对清军暴行的控诉。鲍照《芜城赋》描写刘宋王朝内乱,沈庆之讨平据广陵起兵的竟陵王诞后,广陵城一片荒芜的情况。而清兵攻占扬州后,曾大肆屠杀,即众所周知的“扬州十日”。作者专用鲍照笔下的“芜城”,命意是极明显的。
这首诗结构经营的精美和遣词用语的丰富内涵都代表了作者的诗歌艺术造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