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老子》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鉴赏〕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而其起源则在于《老子·八章》对于水的赞美。在这里,老子首先阐明了水的两大德性:“利万物”、“不争”,仅此两点,就足以使水“几于道”,也即接近于道;进而,老子又以“水”喻人的各种德性:居处善于像水那样安于低卑洼地,心胸善于像水那样虚静深沉,交友善于像水那样施仁亲爱,说话善于像水那样遵守诚信,为政善于像水那样精简清明,处事善于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善于像水那样顺时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善于观物取象、以象喻意的老子将“水”的德性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对于“水”的“上善”之“厚德”,相传为老子最得意弟子的文子曾经更加形象具体地阐释道:“天下莫柔弱于水,水为道也,广不可极,深不可测,长极无穷,远沦无涯,息耗减益,过于不訾。上天为雨露,下地为润泽,万物不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苞群生而无私好,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不可得而穷极,微不可得而把握;击之不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灼之不熏,绰约流循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沦天下,有余不足,任天下取与;禀受万物而无所先后,无私无公,与天地洪同,是谓至德。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者,以其淖约润滑也,故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文子·道原》)在这里,文子极力突出了“水”至柔却又无所不利、无所不胜的德性,并且重点描述了水“几于道”的以下特征:一则广大无边、深不可测,二则万物百事恃之以生、以成,三则大公而偏心、恩泽而不求回报,四则泛滥激荡而与天地相通、纷扰错杂而与万物始终。

老子及其弟子之所以极度地赞美“水”,除了“水”的形象中所包涵的诸多蕴意与老子所体悟出的“道”多有相合之外,还与老子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相关。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文献,其中的竹简本《老子》抄在三种不同形制的竹简上,整理者将其分为竹简《老子》甲、乙、丙本。值得注意的是和竹简《老子》丙本合抄的《太一生水》篇,该篇详尽描述了太一通过水化生天地万物的具体过程:“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是以成湿燥……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太一生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生成模式,它将“太一”视为万物之本源(母)与规律(经),又将“水”视为“太一”的载体,即所谓“太一藏于水”,可以说将“水”的地位提升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位。而据学者考证,《太一生水》篇很有可能是老子之前的早期道家作品,由此,老子继承《太一生水》篇的若干思想,将“水”提高到具有“上善”之德的地位,也便不足为怪了。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老子对“水”的描绘中,已经不像《太一生水》篇那样将“水”作为一种宇宙生成论中的本原或形上存在,而是注重发明“水”之“德性”,并且是与人之伦理价值相关的德性,这应当说是老子比《太一生水》篇的作者更为智慧的地方。其实,在西方哲学史中,也有与《太一生水》篇类似的宇宙生成论观念,如被誉为西方哲学始祖的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留给其后人的两句话之一就是:“大地浮在水上”,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即是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定义,所谓本原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惟独它不变的东西。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注重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古希腊的哲学家都继承了泰勒斯的传统,试图穷究万物的本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子并未将《太一生水》篇穷究宇宙万物生成之本原的传统作为其思想的核心,而是另辟蹊径,强调起“水”中所包涵的“德性”来。老子的这种做法,乃是出于他对民众生活的关怀与悲悯之情;这也导致了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转向了“人”本身,以后的中国思想家们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论“道”,“道不远人”都是其主要特征,这与老子的典范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老子在“上善若水”中对于水之德性的赞美,对于后来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就借孔子之口表达了与道家创始人老子相似的观点,他在《宥坐》篇记载道:“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又如,“水”的形象还被广泛地运用到诗人的语句中,并由此产生了无数美好的意象,如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此等等,正是因为“水”之“上善”的德性,激起了诗人的感怀,留下了这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总而言之,通过“上善若水”的比喻,老子不仅由此形象地说明了“道”之特点,指明了人所应遵循之德性;而且这种哲学诗般的语言,以其强烈的审美特征,对中国后世的思想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