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宮之奇谏假道》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左传》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11)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12)、虞仲(13),大王之昭(14)也。大伯不从(15),是以不嗣(16)。虢仲、虢叔,王季之穆(17)也;为文王卿士(18),勋在王室,藏于盟府(19)。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倡,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20)丰(21)洁,神必据(22)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23)曰:‘皇天(24)无亲(25),惟德是辅(26)。’又曰:‘黍稷(27)非馨(28),明德(29)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30)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31)馨香,神其吐(32)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33)其族行。曰:“虞不腊(34)矣。在此行也,晋不更(35)举(36)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37),晋灭虢,虢公丑(38)奔京师。师还,馆(39)于虞,遂袭虞,灭之。
【注释】假道:借路。
虞:诸侯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虢(guó):诸侯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南。
宫之奇:虞国的贤臣。
表:外面,这里指屏障。
启:启发。这里指助长。
玩:玩忽,忽视,轻视。
甚:过分。
辅:面颊。
车:牙床骨。
(11)宗:同姓,同一宗族。
(12)大伯:周太王的长子。
(13)虞仲:周太王的次子。
(14)昭:宗庙里左边的位次。
(15)从:听从。
(16)嗣:继承。
(17)穆:宗庙里右边的位次。
(18)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
(19)盟府:主管盟书的官府。
(20)享祀:指祭祀。
(21)丰:丰盛。
(22)据:依附,这里指保佑。
(23)《周书》:已经失传。
(24)皇天:上天。
(25)无亲:不分亲疏。
(26)辅:辅佐。
(27)黍稷:泛指五谷。
(28)馨:香。
(29)明德:光明德行。
(30)冯:通“凭”,依附,凭借。
(31)荐:献。
(32)吐:意思是不享用祭品。
(33)以:率领。
(34)腊:年终的大祭,即腊祭,这里作动词。
(35)更:再。
(36)举:举兵。
(37)朔:每月初一。
(38)虢公丑:虢国国君,名丑。
(39)馆:公家为宾客所设的住处,这里作动词,住宿。
【译文】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为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光明的品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不必改变,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
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就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