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作家作品简介
破阵子:词牌名。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由于投降派当权,他恢复中原的愿望不能实现,怀着未酬的壮志离开人世。词作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本文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二、根据原文填空
1.“沙场秋点兵”一句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等“记叙要素”,也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2.《破阵子》上片“梦”字点名是想象,写出点兵沙场准备出征的场面,下片写英勇杀敌、乘胜追击的场面。词中“醉”“看”“梦回”等动词让人体会出词人壮志难酬的压抑复杂心情。“可怜白发生”沉痛感叹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三、问题设计
1.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答:这两句是描写战前的充分准备。“八百里”指牛名,“五十弦”指军中的各种乐器。意思是:出兵开战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的分食烤熟的牛肉,军营里奏响了雄壮的战歌。充足的给养保证了将士们旺盛的士气,雄壮的塞外之音鼓舞了将士们必胜的斗志。虽未开战,但词人已表达出了胸有成竹、战无不胜的信心。
2.赏析“沙场秋点兵。”
答: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仅仅五个字,就把雄壮威武的阵容描绘的栩栩如生。那一面面飘飞的战旗,一阵阵点兵出征的号角,一队队冲锋陷阵的人马,一把把寒光闪亮的刀枪,所有这一切构成一幅庄严、肃杀的画面,显示了将士们无坚不摧的决心。
3.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答:描写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它如特写镜头,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的卢马在战场上风驰电掣般飞奔,义军与敌人展开激战,开弓放箭之声如霹雳轰响。“的卢”为良马名,后来常指英勇善战的良马。“弓”“马”代指武艺高强、杀敌报国的义军将士。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绘了战斗场面的激烈,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英勇无比的英雄形象,是词人早年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4.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可怜”。
5.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6.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7.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8.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9.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答: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10.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11.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答:“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12.“可怜白发生”一句流露了作者什么感悟?
答: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同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壮色彩。
四、主旨
这首词通过对军旅生活和战斗场面的追忆,表现了词人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的志向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