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愚公移山》原文及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本篇选自《列子·汤问》,原无标题。

这则故事可分四段。第一段是这则故事的开头。故事一定要有情节,情节又是由矛盾构成。作者先介绍矛盾的一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高大,目的是为了突出愚公这个形象。愚公要与山作斗争,与之斗争的山越高大,愚公敢于移山的勇气、一定要移掉两座大山的决心和毅力就越突出。这样的介绍也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铺垫。如果山不高大,就不会使愚公感到“出入之迂”,也就没有移山的动议。介绍两座山的高大后,作者接着叙述两座山本来的位置,作者用了一个“本”字,言外之意,这两座山现在不在那地方了,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悬念。以这样的写法引起下面的故事,颇有引人入胜之妙。

第二段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北山愚公”至“杂然相许”为第一层次,是故事情节的初步展开,交代了愚公与两座大山矛盾的由来,以及愚公要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作者将愚公塑造成一个年近九十的老者,突出了愚公移山不是为了个人的方便,而是为了造福后代,显示了他思想境界的高尚;同时年近九十说明愚公受了两座山一辈子的罪,不便的感触很深,才下定移山的决心。当愚公动议移山并向全家描绘天险变通途后的美好图景,立即得到了家庭其他成员的拥护,表明愚公决心移山是有群众基础的,“杂然”两字很形象地把家庭成员争先恐后一致同意的样子再现了出来。

从“其妻献疑”至“隐土之北”为第二层次,故事出现了第一个波澜。愚公妻有所怀疑是符合生活本身的发展规律的,一家人在思想上也会出现各种分歧,不可能齐步。而怀疑的人是愚公自己的妻子,这对愚公是个很大的考验。如果身边的人不赞同和支持,移山的事业就很难进行。但作者不由愚公来回答,而用“杂曰”,让家庭其他成员七嘴八舌来回答,说明愚公的意志已经化为大家的意志,其他成员已经主动考虑施工中的问题。愚公妻提出了两个问题,而大家仅回答了其中“焉置土石”的问题,而对信心不足的问题没有回答,这也是作者故意留下一个伏笔。

从“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到“始一反焉”为第三层次。作者着力渲染移山的艰苦:人员少,运载的路遥远,一担土往返一次要一年。作者渲染困难之大,突出愚公意志之坚,勇往直前决无反顾的决心。在这段中插入了京城氏遗男的主动支援,说明愚公开创的移山事业获得了家庭以外的人的支持,作者将他写成一个小孩,是要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尖锐的对比,产生讥刺的艺术效果。

第三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智叟自命不凡,以讥笑和挖苦的语言批评愚公,结果被愚公驳斥得哑口无言,在愚公和智叟的斗争中进一步表现出愚公的高瞻远瞩,对移山事业充满必胜信心。愚公对智叟的驳斥很富有哲理性,也是这则故事的警策所在,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最后一段是故事的结尾,通过神灵的或惧或被感动,对愚公的精神作了赞扬,并交代了移山之事,照应了第一段的悬念,使故事有头有尾。神灵的出现,使结尾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作者将愚公放在与自然界作斗争,与人们中的动摇、反对分子作斗争的中心位置上,通过矛盾冲突使这一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突出。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的报告中引用了这则寓言故事,以愚公比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说明这个形象所具有的深刻思想意义和永恒的魅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