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昼·岑鼎》注释,意译与解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刘昼·岑鼎》注释,意译与解说

昔齐攻鲁, 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齐侯不信:“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 臣所难也。”乃献岑鼎。

——《刘子》

【注释】

①岑鼎:鲁国的名鼎。《韩非子》作“谗鼎”。②柳季:鲁国有名的诚实、讲信用的人。《吕氏春秋》、《新序》作“柳下季”,《韩非子》作“乐正子春”。③以鼎为国:古代把鼎看作立国的重器。④国:指立身的根本。

【意译】

从前,齐国攻打鲁国,要索取鲁国的镇国之宝岑鼎。鲁国国君暗地里换了另外一只鼎献给齐国,并向齐君请求订立和约。齐君不相信鲁君送来的岑鼎是真品,就说:“假如柳季说这是只真的岑鼎,那么我们就接受它。”鲁君只能派柳季去齐国献鼎。柳季对鲁君说:“您把鼎看作立国的重器,而讲求信用也是我立身的根本。现在您想破除我的立身之本,来保全您的立国之宝,这使我十分为难。”鲁君听了这番话,只得献出岑鼎。

【解说】

柳季为曾子弟子,又被孟子赞为“信人”,其道德标准一以儒学为归,恪守“信”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诚实,讲信用。在柳季眼里,自然是以“信”为熊掌,以“岑鼎”为鱼了。两者择一,便坚持保全“信”的声誉,而不惜献出真鼎了。柳季身为鲁国子民,向齐国拱手献宝,近乎吃里扒外,甚而有卖国之嫌。不过仔细分析,虽掺杂有柳季的个人动机,也仍不失为上策。齐军压境,形势危急,拒不献鼎已不可能。如以“他鼎”充岑鼎,柳季不愿当使者,齐君也不愿接受。即使暂时蒙混过关,假的也真不了,一旦泄露,齐国岂肯善罢甘休。依鲁之国力,若能与齐国抗衡,也不至甘心献宝、屈从请盟了。两国打起来,弄不好鲁国不但岑鼎难保,说不定连国也难保了。因此没有了“信”,鼎同样保不住。反之,守信献出岑鼎,鼎是丢了,“信”仍在,国家也能得到暂时的安宁。万一齐国得寸进尺,说不定还有看不惯的诸侯愿意帮帮这个讲信用的国家。一个国家没有坚强国力作后盾,在诸侯争斗中弄巧作诡,很容易招来灭顶之灾,因为不以信行天下,连弱小之邦也不敢和它结盟御强了。再者,在诸侯各国中独享“信”的好名声,连敌国也能认同,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信”,为了一保不住的岑鼎而丢弃,实在可惜。柳季利用这宝贵的“信”还可为鲁国外交提供点服务呢。

【相关名言】

巧诈不如拙诚。

——韩非

祸莫大于无信。

——傅玄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

——日本·池田大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