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卢迪突然认识到人生是如此短暂,以致你很可能没机会追求自己的梦。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哈佛大学的学子记得林肯的这句名言:“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挫折能否无怨。”面对挫折无怨无悔的人会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最后的胜利和荣耀会属于他们。
知名运动员丹尼尔·卢迪的励志故事,曾激励过许多哈佛学子走出人生的黑暗。丹尼尔·卢迪是一位富于鼓动性的演说家,也是一位知名的橄榄球运动员。
如今,卢迪已经成为人们爱慕的明星,他自信、风趣、幽默、健康。然而,卢迪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儿时的他曾因被人嘲笑体育梦想消沉不已。
卢迪在伊利诺伊州乔列特长大,从小就耳闻圣玛丽大学的神奇传说,梦想有一天去那儿的绿茵场打球。但当时卢迪的体育才能并没有为人瞩目,只能说表现平平。大家都认为卢迪的梦想只不过是一个空想。朋友们对他说,他的学习成绩不够好,又不是公认的体育好手,不要异想天开了。
因此,卢迪抛弃了自己的梦想,他不再梦想到球场上踢球,而是走上了一个平凡人的道路:结束平平的学业,到一家发电厂当工人。那时的卢迪早已对自己失望,一心只渴望娶妻生子、平淡生活。
不久,一位朋友上班时死于事故,卢迪震骇不已。这位朋友是他儿时的玩伴,他们约定要在退休后一起钓鱼旅游,然而一切都不可能了。那时的卢迪突然认识到人生是如此短暂,以致你很可能没机会追求自己的梦。儿时的梦想再次闪耀在卢迪的眼前,原来它从未离开。
1972年,他在23岁时又开始读印第安纳州圣十字初级大学。卢迪在该校很快修够了学分,终于转入圣玛丽大学,并成为帮助校队准备比赛的“童子军队”的一员。
卢迪的梦想很快要成真了,但他却未被准许在比赛中穿上球衣。第二年,在卢迪多次要求后,教练告诉他可以在该赛的最后一场穿上球衣。在那场比赛期间,他身着球衣在圣玛丽校队的替补队员席就座。看台上的一个学生呐喊道:“我们要卢迪!”其他学生很快一起叫喊起来。在比赛结束前27秒钟时,27岁的卢迪终于被派到场上,进行最后一次拼抢。不负众望,卢迪的表现出色,队员们帮助他成功地抢到了一个球。
17年后,卢迪再次回到他梦想绽放的地方——圣玛丽大学体育馆外的停车场。一个电影摄制组正在那儿,为一部有关他的生平的电影拍外景。
心灵感悟
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追逐梦想之旅也并不平坦,故事中的卢迪却因坚定的信念和对梦想的执着,即便多次上场的要求被拒绝,他也从不言弃,最终赢得了自己辉煌的未来。
人生忠告
孩子,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很多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挫折而黯然退出,没有坚持下去。事实是,这样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成功的青睐,只有那些越挫越勇,总能坚强地一次次爬起来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哈佛大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哈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心所在。在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进行了被媒体称之为“震撼美国学术大厦式”的创新核心课程改革。学校规定,本科生四年必须修满32门学期必修课程,其中8门为核心必修课程,从专业课大多要求12门学期必修课程,其余12门为选修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