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的后代从小就要练习射箭,部落里有一个传统:初次练习射箭的人,手里只能拿一支箭。有些学习弓箭的孩子抗议说:“我们只是初学者,怎么可能一次就射准?应该让我们多拿几支箭,哪怕多拿一支也行!”
部落里的神射手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遵守着这个规定,直到几年后我才明白祖先们的意思。手里如果有两支箭,射第一支的时候就会想‘这一箭射不好没有关系,反正还有一支’。这样一想,就射不好第一支箭,也许连第二支都射不好。”
初学者不拿两支箭是游牧部落的祖训。这个祖训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说对待射箭要专心致志,每一支箭都要做到最好;第二重意思是说做事不要给自己留后手,就像作战时候不能想到后退,否则就不易胜利。这条祖训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做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因为机会只有一次,心志不坚定的人就会错过。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机会只有一次,抓得住的就是胜利者,抓不住的未必算失败,但心里总会有所不甘;在两个选择中,我们也只能选一个,想要两手抓的人,常常一个也抓不住;我们心中常常产生一正一反两个念头,无法决定,这让我们变得优柔寡断……这些情况都是“两支箭”,这会造成不论我们做什么,都不能全力以赴。
我们必须明白,生活没有后手,在周密筹划一件事的时候,想到后路很重要,但在具体做这件事的时候,要当作这条后路并不存在。人在压力下才能够爆发出极大的潜力,所以,不要给自己留后手,是在逼迫自己,也是在激励自己。何况,事情的关键点只有一个,集中精力对待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能够一次成型的事,不要做第二次,浪费了时间。一击即中永远是最快、最有效的行事方式。
从前有个法国青年兴趣很广,心得全无,他经常一头热地投入一项“事业”,却没有任何收获,为此他非常烦恼。他的父亲有个朋友,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青年人决定向法布尔请教成就事业的秘诀。
“按照你说的话,你是一个对事业充满热忱的人,那么,说说你热爱的事业吧。”听了青年人的诉苦,法布尔问他。
“我酷爱文学,想要成为法兰西学院的诗人;我的小提琴拉得很好,以后有机会成为一个音乐家;更难得的是,我也喜欢自然,经常观察植物,想成为一个植物学家……”
法布尔打断年轻人的话,拿出一个凸透镜说:“你说说,怎样通过这个凸透镜点燃一张白纸?”年轻人说:“当然是将太阳光聚集在凸透镜的中心,一直对着一个点!”
“没错,现在你就是一个凸透镜,如果你不对准一个点,怎么能生火呢?”法布尔说。
故事里的青年爱好多多,心得全无,犯了个眼高手低的毛病。法布尔让他找准一个点继续发展,因为每个人精力有限,只能把这些精力集中到一点,才能有所成就。这也就是古语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看到“不为”,是因为能够审时度势,有“不为”,才能竭尽全力有“所为”,这就是明智。
这个故事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就是青年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事业。不给自己留后手是一种勇气,但做人不能傻气,如果发现手里的箭不对劲,及时换掉很重要,不要射出一支根本不适合自己的箭。没有选对方向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在错误的方向走。那样耽误的是自己的前程,甚至可能让自己一生都碌碌无为。
在众多选择中,选哪一个最好?明智的人都知道,要选最适合自己的那个,或者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最适合自己的,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高度的热情,容易取得成绩。最喜欢的,因为喜欢,就算没有成绩,也能无怨无悔。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抓住成绩,而是抓住心灵的满足,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