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禅师画艺极佳,是众所皆知的国手。可是他的人品却让人不大佩服,这位禅师每次为人作画,必要求画的人先付酬金,否则便不肯动笔。每当他出现在城里,大家就会说:“那个吝啬的和尚又来了。”
禅师的朋友,城里的一位地主极力为禅师澄清说:“他之所以索款,是因为他的师父生前曾许愿在山上造一座佛寺,他是为了帮师父还愿。”不管这个地主如何解释,人们更愿意相信禅师是个贪财之人。禅师也不辩解,照旧为人画画,画前索要酬劳。
一日,禅师为一位官员画了一幅游春图,画罢掷笔道:“吾师心愿已了!”没多久,山里开始兴建一佛寺。从此以后,禅师画画只为自娱,再也不为钱财作画,人们这才相信地主的话。
不论现代还是古代,大众标准都是人们遵循的惯常标准,大众评价代表了主流看法。以我们的观点,一个人,倘若很多人都说他不错,他的品格应该很好;倘若多数人都说他不好,那么至少他在人品上存在一些问题——人们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犯错,不可能所有人都犯错。
通常情况下,这种观点没有问题,但也有些时候,大众观点不一定是对的,因为大众的眼光也有误区,会误解一些事、一些人。再加上有人喜欢搬弄是非,有人喜欢闲言碎语,一件不存在的事实可能会流传甚广,这就是流言的来源。
没有人喜欢流言,但谁也避不开流言。面对流言,有些人不断解释,结果是在流言的火焰上加了一勺油,让火越烧越旺;还有人无法解释,只能自己揪心,终日为流言苦恼,觉得十分委屈。流言有时会变成心灵的毒瘤,有智慧的人需要小心处理,才能不被它伤害。
有个小和尚向无为禅师诉说烦恼:他为人聪明,很得师父欢心,于是师兄弟们经常议论他,说些闲话。无为禅师说:“是你在说闲话。”
“他们居心不端,胡乱议论。”小和尚又说。
“现在是你居心不端,胡乱议论别人。”禅师说。
“他们经常盯着我,多管闲事。”
“是你盯着他们,多管闲事。”
小和尚生气地说:“我这是在关心我自己,管我自己的事!”
无为禅师说:“他们说闲话,就让他们说去,你好好念你的经,做你的事,为什么要管他们在做什么?这岂不是成了和他们一样?”小和尚听了,再也不理会师兄弟们的议论。后来,他成了寺里成就最高的僧人。
当一个人开始关心他人的闲话时,他很容易变成一个说闲话的人,想要不受流言困扰,只有远离流言。不要去理会传播流言的人,不要去计较别人有没有议论你,议论了什么。更不要为几句流言动气。内心有杂念,就会像故事中的小和尚,烦着别人,搅着自己,不得安宁;内心没有杂念,流言自然无处生根。
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心内没有杂念?心静。一杯水如果不停搅拌,即使是清水,也会变得混浊不堪;一杯混浊的水只要放在那里不去动它,慢慢地,杂质就会沉淀,水又变得透明澄清。一个人的内心也是如此,不停接触是非,只会越来越乱,不得清静;相反,那些愿意沉淀自我的人,即使对着流言蜚语,也能够做到不听不看。
人们常说:“时间会证明一切。”时间能够让他人分辨出一个人的好坏,看出一件事的优劣,也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方向。心不静的时候,先让自己沉默,把一切交给时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流言终有一天会平复,那时候,人们看到的只剩下你的形象、你的成就以及你面对闲言碎语时泰然自若的态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