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中国人历来强调做人要求实,做学问要求真。古人曾记述、撰写了大量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不懂装懂、不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人。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
宋国有一个愚蠢的人,他在山东临淄附近捡到一块颜色像玉一样的石头,其实这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燕石而已,但由于这个人没有见识,他惊喜得不得了,以为自己捡到了值钱的宝贝。他双手捧着这块燕石,一会儿把它贴在脸上,一会儿用手小心地抚摸。等他回到家里以后,还一个劲地盯着那块燕石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
到了晚上,这个人要睡觉了,他只好把石头放进柜中。可他刚躺下不一会儿,忽然觉得心里很不踏实,于是就起身从柜中取出“宝贝”,把它放在枕头下,这才安心地睡去。他睡着后不久,迷迷糊糊在梦中发觉有人偷走了他枕头下的“宝贝”,于是他又从梦中惊醒了。他翻开枕头一看,那“宝贝”在枕头下面安然无恙。可是这个人依然不放心,于是又将石头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钻进被子里,然后将它捂在自己的胸前,这才睡着。就这样,他折腾了一夜,好不容易才熬到第二天天亮。
天亮后,这个人想,总是将宝贝握在自己手里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请来工匠,用上好的牛皮做了一只装燕石的箱子。做这只皮箱共用了十层牛皮。愚蠢的燕人先用十层上好的丝绸将石头仔细包裹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皮箱里收藏起来。这样,他才放心了。
过了些日子,外地有一个客商听说这个宋国人得到了至宝,特地来到他家里请求观赏一下那块宝石。于是,这个宋国人在虔诚地斋戒七日之后,穿上端庄的礼服,又举行了隆重的祭祀,这才当着那位客人的面,十分郑重地打开用一层又一层皮革制成的箱子,再解开用一层又一层丝绸巾系成的包裹,把“宝石”郑重地取了出来。那个外地客商这才看到了这个宋国蠢人所谓的“宝石”,他禁不住“嗤”得一声笑起来,最后竟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宋国人大惑不解,他呆呆地望着客人问:“你为什么如此发笑?”
那位客商止住了笑,认真地对他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燕石,它和普通的砖头瓦片没多大区别。”
宋国人听了大怒,指着客人气愤地说:“胡说!你这是商人口中说出的话,你安的是骗子的心!”
那个外地客商受辱后扫兴地走了,而这个宋国的蠢人则把这块燕石更加严密地藏了起来,加倍小心地守护着它。
可见,一个人缺少知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那个把燕石当成宝玉的宋国人一样,既孤陋寡闻,又不懂装懂,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做了蠢事还洋洋自得。
相比之下,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则显得谦虚、诚实得多。
《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孔子到齐国去,在路上他看见两个小孩正在辩论问题。孔子看了,觉得挺有趣,就对跟在自己身后的学生子路说:“咱们过去听听孩子们在辩论什么,好不好?”
子路撇了撇嘴说:“两个黄毛小子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
孔子说:“掌握知识可不分年龄大小。有时候,小孩子讲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负的成年人要强得多呢!”孔子说完,子路一下子涨红了脸,他不敢再说什么了。
孔子走上前去对那两个小孩和蔼地说:“我叫孔丘,刚才看见你们争辩得很热烈,我也想参加你们的辩论,你们看可不可以呀?”
“噢,原来你就是那个孔夫子呀,听说你很有学问。好吧,就请你来给我们评一评,看谁说得对!”两个孩子说。
孔子笑着说:“别急,一个一个地讲。”
其中,一个孩子说:“我们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我说早上近,他说中午近。你说我们俩谁说得对呢?”孔子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考虑过,不敢随便乱讲,还是先请你们把各自的理由讲一讲吧。”
刚才说话的那个孩子抢着说:“你看,早上的太阳又大又圆,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小了。谁都知道:近的东西大,远的东西小。所以,我说早上的太阳近。”
另一个孩子接着说:“他说得不对,早上的太阳凉飕飕的,一点也不热,可中午的太阳却像开水一样烫人,这不就说明中午的太阳近吗?”
说完,两个孩子一起看着孔子,说:“你来评评谁有道理。”
这下可把孔子难住了,他反复想了很久,还是觉得两个孩子各自都有道理,实在分不清谁对谁错。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以后我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一下,再来回答你们吧。”
两个孩子听后哈哈大笑:“人人都说孔夫子是个圣人,原来你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呀!”说完两人就转身离开了。
子路很不服气地对孔子说:“您真应该随便讲点什么,让他们服气。”
孔子说:“不,如果不是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懂,怎么能听到这番有趣的道理。在学习上,我们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只有抱着这种诚实的态度,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除了因为他拥有渊博的学识之外,和他严格要求自己、奉行诚实的原则也是分不开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诚实地面对自己,以诚实的态度去面对别人、面对问题,正是儒家思想精髓的一个方面,也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所奉行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在此方面,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的做法也颇值得一提。
丁肇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或在大学演讲回答别人提问时,常有“不知道”之辞出口。例如,有学生问他“物质是否存在正反物质之外的第三种状态”时,他坦诚地回答“不知道”,并强调“我不知道的就绝对不能说知道”。
丁肇中教授作为著名物理学家,在高能实验物理、粒子物理等研究领域贡献突出,学术造诣很深,但面对大千世界、浩瀚学海,他也有不知道的学问。他对自己“不知道的学问”不是不懂装懂,而是坦言“不知”,这同样是一种科学态度,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同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凸显出他严谨治学的可贵品格。
现实中,具有丁肇中教授这样品格的人有很多,而缺乏这样品格的人也绝非个别。有些人对自己熟知的事情表示“知道”很容易,但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言“不知”却缺乏勇气。这特别是在一些有“专家学者”头衔和有某个“官衔”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有的教授在学生面前或大庭广众之下,对自己不知道的学问不但没勇气坦言“不知”,往往还以“这个问题太复杂、太深奥”之类的说法来搪塞;再如,有的官员在下属和群众面前,往往以“百事通”的面目出现,对自己不懂的事也要装作很懂地“指导”一番。
之所以存在这类现象,主要原因是那些人缺乏科学求实的精神,他们的虚荣心太强,害怕自己当众说了“不知道”就“伤面子”、“掉底子”、“降身价”。殊不知,人们真正敬重的,是那种具有“以知为知、以不知为不知”科学求实品格的人,而对那些无知妄说者则往往嗤之以鼻。
《荀子》说:“知而好问然后能才。”人敢于承认有些学问自己“不知道”,正是求得“知道”的新起点;人不知道而强说自己“知道”,则既失信于他人也无益于自己的长进。因此,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传道授业也好,做学问抑或做事情也好,都应当有科学的态度、诚实的品格;否则,不但显示不出大家风范,反而还会贻笑大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