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治学:治学是苦中作乐的差事
治学是苦中作乐的差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治学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也。第一境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有不怕孤独、排除万难的勇气与决心;第二境强调的是做学问要能够吃得苦中苦,方得梅花扑鼻香;第三境在情感上有了微妙的变化,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季羡林先生曾提出治学是苦中作乐的差事,并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我们没有选择,不得不做。那么带着情绪也是做,开开心心也是做,我们何不以苦为乐,乐在其中呢?”
忙里偷闲是一种智慧
季羡林先生是语言学家、民族学家、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佛学家,研究领域涉及宗教、语言、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等。在语言方面,除了汉语之外,他还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涉猎俄文、斯拉夫文和阿拉伯文。他的研究专长是冷门的印度古典梵文以及中亚西亚的吐火罗文。
季老的成就令人惊叹,我们不禁要问,他何以有如此多的精力和时间做研究?季老在生活中是不是时刻与书籍打交道?事实上,季老除了做专业研究以外,经常忙里偷闲,外出散步,静心冥想,栽种花草,逗弄小动物,而他笔下那些为人称道的散文,大多来自他忙里偷闲时。季老认为,忙里偷闲是一种智慧,不仅保持身体健康,怡情养性,而且能留下许多美好的人生回忆。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位得道高僧,他有两个徒弟,都很精明能干。高僧觉得自己离圆寂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叫来两位徒弟,对他们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包种子,你们去把它种下,看谁培育出来的花儿最漂亮,我就把衣钵传给谁。”大徒弟心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培育这些花儿,得到师父的衣钵,于是种下种子以后,索性在旁边搭了个帐篷,浇水、施肥、松土,一天三次。开始花儿发芽的速度确实要比正常的快,但是后来就越长越慢,而且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大徒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场大雨把花儿全部冲走了。
小徒弟找了一块自己觉得比较适宜的土地种下种子,每天参禅打坐之余过来看看花儿,但是除了一些他认为必要的浇水、施肥之外,从来不多动这些花儿一下。他的花儿发芽比大徒弟的晚,但是后来越长越茂盛,不久就超过了大徒弟的花。同样是那场大雨,他的花非但没有被冲走,反而在雨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大徒弟想不通,便向师父哭诉:“老天对我不公,我辛辛苦苦种的花儿,结果都被冲走了!”高僧平静地说:“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你不了解花儿的本性。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可操之过急,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则容易一事无成。我让你们种花,是想让你们明白忙里得闲的道理,参禅打坐是我们的基本功,而你为了得到我的衣钵,竟然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抛弃了。我们修行之人讲究无欲无求、顺应自然、安闲适宜,你的得失心太重,不适合我的衣钵。”
诚然,我们做事业、做学问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有时候过分执着地追求,反而会“走火入魔”,迷失了自己。忙里偷闲不是耍滑头、耍小聪明,而是一种巧妙的智慧、一种愉悦的心态。学会忙里偷闲的技巧,将使我们的效率更高,心情更好。
开开心心地做学问
季老常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给了学生们很多的启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教会学生用乐观的态度去学习。季老说:“同学们,你们可能感觉当学生很辛苦,每天要完成那么多作业,还要上课,还要听老师讲话。其实,你们不如换个角度,那些喜欢功夫的同学,可以想象做的每一道题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武功的一招一式,你学好了,将来就能成为绝世高手,问鼎巅峰;那些喜欢大房子的同学,可以想象上的每一节课都会变成一砖一瓦,将来能盖成摩天大楼。”
季老教育学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开开心心做学问,这其中确实有很深的哲理:我们把一个很大很艰难的目标,按照自己的兴趣分解成小块,这样每做到一步,心里便会得到很大的欣慰。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并非只有苦心孤诣才是做学问的态度,开开心心地一样可以做学问。
《人性的弱点》的作者卡耐基说过:“成功的人懂得欣然接受自己不想做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情,失败的人却一味地抱怨自己不喜欢所做的事情。”季老回忆说,自己儿时刚开始对读书不太喜欢,而且那时候年纪小,正是爱玩的时候,于是常常溜出去。无奈家里人强迫,只好埋头在书桌前读书,后来学了很多有意思的内容,越来越感觉读书有趣,竟然渐渐地爱上了读书。
开开心心地学习研究,是一种原始的推动力,可以让人有更大的创造力,获得连自己也无法想象的成就。古希腊有一所雅典学院,大家在一起讨论知识,互相辩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其乐融融。因此,无数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诞生了,他们共同缔造了古希腊文化的辉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