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谦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是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因此,常常表现出对别人教导的不屑一顾,对别人的能力表示不服,甚至在群体中表现出傲气十足的样子,好像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理当得到众人的艳羡。特别是一时小有成绩时,受人夸奖、受人追捧,更容易忘乎所以。

爷爷不能断定孙孙长大就是这种轻狂的人,但这种轻狂的阶段,几乎人人都会经历的,只不过表现的程度不同,醒悟得有早有晚罢了。

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年轻人容易轻狂,不懂谦卑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知道得太少。正因为他知道得太少,才会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了,才傲慢、才自负。越是知道得多,越会发现自己原来知道得那么少。换言之,越是不学习的人,才越容易满足;越是无知的人,才越觉得一切都无所谓。

正如爷爷在另一篇文字里提到的,没见过大江时,以为河是最大的,见过海洋后,才知道江也是渺小的。当借助科技手段,能从太空角度看地球,才发现原来地球又是那么小。人就是随着知识、阅历的增多,才不断意识到自己原来的孤陋寡闻。没有爬出井的蛤蟆会坚持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你怎么解释它都不信,只有当它跳出井口,见到更广阔的天地,它才服气。

年轻人,凭机智、凭热情、凭新鲜感,学到一些知识,见到一片天地,就坚信自己已经“看透”。把老师、父母的劝诫当成耳旁风,甚至逆反,坚持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拒绝好心的教诲。就像一匹刚刚上路的小马,会惊呼天地的宽广、空气的清新、花草的繁茂,它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的。怎么会不是这样?明明是亲眼所见嘛。可是,当秋风来临,当冰雪肆虐,甚至有地震突发,有江河变迁,它历经了挫折和磨难后,才知道,当初的想法太天真了。

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和小马差不多。当他在不断探寻、积累的过程中,在突发的变故和磨难中,开始审视并怀疑自己,噢,原来世界并不像当初认为的那样啊!于是成熟了,开始小心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傲气,学会谦卑。

可是,回首来路,自己已近不惑之年,开始懂得恃才傲物是做人一大忌,开始为自己年轻时的轻狂感到悔恨。但是,回头一看,那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却还在轻狂的年龄段,仍然拒绝师长的教诲,恣意浪费着自己的美好年华,轻狂得让人心痛。像个奇特的怪圈,有些人就是走不出“自惑”的迷宫。对于一个个体人来说,谁能走出这个“怪圈”,理解了这个道理,能理智地认识到这个年龄段容易“轻狂”的弱点,能收敛自己的傲气,能潜下心来,认真汲取知识充实自己,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同辈人中杰出的那一位。然而,由于无知,他们还没有学会谦卑。

不懂得谦卑,至少有四种妨害。

其一,不懂得谦卑,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则会停止学习的脚步,堵塞了自己继续提高的心路。孔子观欹器的故事,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个道理。孔子在周王的祖庙里看到一个欹器,自己不认识,就问庙里的人这是什么东西。庙里的人告诉孔子,这是一种被当作警示人们不要自满的祭器。欹器的奥妙在于,盛满水时就要翻倒,而水很少时又要歪斜。只有不满不浅时,才会端正。孔子长叹一声说:“哪有满而不翻的呢?”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怎么样用欹器警示自己呢?孔子说,德高望重的人,用谦卑来保持平衡;财富多的人,用节俭和慈善来保持平衡;官高位显的人,用卑贱来保持平衡;知识渊博的人,用虚心好学来保持平衡;孔武有力的人,用谨慎小心来保持平衡;精明外向的人,用平实拙朴来保持平衡。其实,孔子这些话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在得意成功的时候,要用谦卑的心态来保持自己不迷失。年轻人不懂“满则倾”的道理,为自己懂得一点点知识便自满起来,于是,便不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教导。因此,便失去了许多提高的机会,甚至会“翻倒”。

汉朝开国功臣张良,年轻时在桥上遇一老者(黄石公),三次把鞋故意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张良虽不高兴,还是下桥去捡,并跪地给老人穿上。老人说:“孺子可教矣。”于是把自己珍藏的书籍赠给张良(有传说那本奇书是《太公兵法》,也有说是鬼谷子的著作,爷爷没有求证),张良也因此成就了一番大业。假如张良不肯谦卑地对待老者,会怎样呢?

其二,不懂谦卑,表现自大、狂妄,会遭人妒忌,无意中在群体中树敌。“荣所众羡,亦引众怨”(《罗织经》语),此之谓也。嫉妒是最卑劣最堕落的情欲,嫉妒是一种狭隘,它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妒火往往让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失去正义、公平的理智。嫉妒虽然使自己最先受折磨,但是,这样糊涂的人却到处都有。我们不做这种人,却又不能不防这些小人的伤害。聪明的人有时宁愿低调,宁愿受一点委屈,来“安抚”嫉妒。对于那些表现很“牛”的人,人们有一种逆反心理,这也许是人性的弱点。但不管怎样,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有的人办事张狂或举止傲慢,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有人就偏不肯买账,能行的事也不行,该帮的忙也不帮,甚至有的人会无端遭到别人(更目中无人的狂妄少年)的痛打。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吹牛、装大,是人生最拙劣的表演。在换取某些人当面“捧”你的同时,其实,他们内心隐藏的却是对你的不屑和鄙视。

古人云“以畏怯为务”,即常怀敬畏之心,为人不可张狂,才是智者所为。三国时的杨修,有点才干,却不肯收敛,不懂谦卑,总好在曹操面前表现自己,曹操就十分忌恨他,终于找机会把他杀了。帮助刘邦打天下的三位功臣,萧何后来被下狱、韩信被诛杀,皆是功高自显的结果。而张良深谙“满则倾”的道理,功成之后,退隐林泉得以全身。“满招损,谦受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菜根谭》中有“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说的也是“逞能”、“炫富”为人生大忌!

在《劝忍百箴》里有这样的话:“舜之命禹,汝惟不矜。说告高宗,戒以矜能。圣君贤相,以此相规。人有寸善,矜则失之。”告诫人们,无论职位多高,都要懂得谦卑,不能炫耀自己。否则,即使已有的一点优点,也会因为骄矜而丧失掉。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不读书,肯定是原因之一。知书则达理嘛!

其三,不懂谦卑,会伤害很多朋友,绝了真朋的进言之路。逞强斗狠、张扬独断、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人,往往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朋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常常要满腔热情地提出忠告。可是不懂谦卑的人,不但听不进去,还会冷言相向,时间长了,朋友自然会避而远之。比如楚汉相争之时,本来韩信先在项羽帐下,曾多次向项羽进言,可是项羽根本瞧不起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不但不听,还冷言相讽。这才有韩信又投刘邦,反而打败项羽的变化。倘若项羽不那么“牛”,当初礼贤下士,重用韩信,历史也许会是另一种版本。遗憾的是,项羽临死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仍认为“天欲亡我,非战之罪”。楚霸王项羽恰好就亡在一个“霸”字上,亡在不懂谦卑上。

有一些年轻人,不懂谦卑的道理,表现傲慢狂妄,甚至喜欢贬低别人,喜欢嘲讽别人,这样往往严重伤害了他人的自尊。《格言联璧》里有句话“肆傲者纳侮”,即讲骄傲放肆的人容易招致侮辱。自尊是一个人人格、立世的底线,对自尊的伤害会痛入骨髓。“马加爵事件”的诱因,就是他的自尊被漠视了。孙孙切记:贬低别人并不能显出自己的伟大,反而显露了自己心胸的狭隘和人格的卑鄙。真正品格高尚的人,懂得将心比心,懂得谦卑,能虚心纳谏,从来不会嘲笑别人的短处,在任何时候都不伤害别人的自尊。这些应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底线。这样,我们就会有广泛的人脉。

其四,不懂谦卑,狂妄自大,必然导致事业的损失,甚至败亡。以上说的项羽就是一个例子。武圣关老爷的“大意失荆州”,也是因孤傲所致。《三国演义》中张松献西川之图,本意是先献给曹操,倘曹操能谦卑一下,礼遇张松,可不费吹灰之力,西川之地唾手可得。但曹操就是没看起张松,傲慢待之,致使张松转投刘备。《经世要谈》里告诫人们:刚愎自信,即是自绝。可惜,有多少今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小有身份,就志得意满,到处张扬、显摆,该是多么浅薄愚蠢啊!爷爷也在自身的经历中,见到几个这样的朋友,有点钱,有点权,就忘乎所以,认为什么都无所谓,甚至自命不凡,拒绝来自周围的善意规劝而一意孤行,最终导致身败名裂,事业尽毁。

懂得谦逊的人,乃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回头看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汉武帝、唐太宗,莫不是小心翼翼谦恭礼贤之人。因为他们头脑十分清醒,知道自己的智力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所知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要竭力争取有能力的人对他的辅佐。还有齐桓公提拔几乎用箭把他射死的管仲为相国,终成霸业。秦穆公聘只值“五张羊皮”的百里奚为上卿,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又何其谦恭,这些人也因此大业有成。

在《资治通鉴》里有个故事:魏文侯的儿子太子击路遇他父王的老师田子方,太子击下车伏地拜见,田子方故意表现傲慢,并不还礼。太子击很是恼怒,问田:“是富贵的人该骄傲对人呢,还是贫贱的人该骄傲对人?”田子方回答:“只有贫贱者敢于骄傲待人,富贵的人不敢。因为,贫贱的人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他不怕再失去什么;而国君一旦骄傲待人,就会失去江山;大夫骄傲待人就会失去爵位;富贵的人骄傲待人就会失去财富。而且,不会再得到这些东西。”于是,太子击立刻向田表示感谢。这个故事不是很发人深省吗?爷爷还要说一句,为什么古往今来许多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都不得志,都穷困潦倒,都很难自己开创一片天地(事业),固然有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但是,不是他们的孤傲、他们的自命不凡、他们的骄傲待人毁了他们自己吗?田子方的教诲,就是无论谁骄傲待人,结果都必然是“失去”他正追求的东西。

《三国志》里有句话:“圣人不以智轻俗。”就是说有知识品德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有才智而瞧不起普通人。《易经》有云:“人道恶盈而好谦。”就是讲讨厌骄傲自大的人、喜欢谦卑低调的人,乃是人之常情。荀子主张“身贵而愈恭”,即地位越显贵,行为应当越谦恭。这都是古人的大智慧呀!

但是,年轻人的“轻狂”,并不可笑,也不可怕,怕的是不能醒悟。人不是为了谦卑而谦卑,谦卑与虚伪不同。真正的谦卑,是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有限,知道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充其量也只是在某个方面有建树,而不会无所不能。况且自己是平庸之辈,有什么可自命不凡的呢?因此,才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应该“谦卑”。而虚伪是口头上谦逊,而内心自命不俗,仅是装样子而已。所以,真正“著作等身”的教授、专家、学者们,才懂谦卑,才是真谦卑。

然而,也有两种人对轻狂者给予鼓掌。一种是跟这轻狂者同样无知、同样浅薄的人,会羡慕他的“派头”,狂呼是他的“粉丝”。还有一种人,就是从内心对轻狂者不屑和不满,喝倒彩,故意去“捧杀”,这实际是很阴毒的。

面对轻狂自大的青年,有两种人着急。一种是他的亲人,为他的浅薄无知感到羞愧,极力想规劝他。还有一种是慈祥的长者,真正有内涵的人,看出了孩子的浅薄,急于想引导他走向正路。

爷爷的一辈子,应该说从年轻时就懂得谦卑的道理。虽然在事业上起步较晚,但因为爷爷总是怀着一种“自己不行,还要努力”的心态,所以始终没有骄矜自满,也因此,能不断进步,而且,总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和领导的器重。或许,这就是谦卑的魅力吧。

做事要独到,做人要低调。“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罗织经》语)。谦卑不是低三下四,不是软弱可欺。懂得谦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表现出一种大度和包容。人总会遇到一些缺乏教养或自己讨厌的人,甚至会无端遭到野蛮无理的斥责、攻击,这种时候,常常是检验和考验我们自身教养的时刻。我们不必急于回击,也不必以牙还牙,而应保持自己的君子风度,温文尔雅,谦逊平和,不失礼、不失态。因为,他没教养是他的问题,他没教养不是我们失礼的理由。无礼地“回击”那些该轻蔑的人,也会把自己降低到跟他们一样无礼的程度(当然,对超过人格尊严底线的污蔑,应另当别论)。

爷爷啰唆这么多,就是要孙孙坚信“学然后知不足”,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当然,也不要过度谦虚,对人热情也不要表现得太虚假,那样反而让人讨厌,以为你不诚实。

《诗经》有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讲的就是温和谦恭之人,一定会以良好的品德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懂不懂得谦卑,实质是由一个人的品格决定的呀!

“慎在于畏小”(《尉缭子》语),强调谨慎行事的关键在于注意细节方面的缜密,细节上的疏漏往往会导致全局的失败。《逊志斋集》云:“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也告诫我们,人一旦自负、骄纵、轻率,就会失败。

《书·大禹谟》中舜命禹曰:“汝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意思是说,你只有不骄矜自大,天下才没人能和你竞争。心胸大到可以包容天地时,才可以主宰天下。越是有功劳有才能的人,越应该谦虚谨慎。矜功自傲,不会长久。这是古代大贤的智慧啊!

成熟了,才懂得谦虚

老子曰:“吾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可谓人生的经验之谈,孙孙务必要慢慢参透其中玄机。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言:“当一个人愈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他愈近于伟大的时候。”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愈小。”这话说得多么有哲理呀(爷爷在二十岁时,就把这句话挂在自己家里的北墙上,躺在炕上就可以看见,用以自警)!这真是一句胜过爷爷一万句。望孙孙时时牢记,并认真品味。

真正的武林高手,绝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武功;真正有大才华和大智慧的人,必定选择低调做人。孙孙可能要到四十岁以后,才能理解这些。当然,能早一些理解,说明你思考力强,并且会早受益。

还有一句古语“老要张狂,少要稳”,是说到爷爷这把年纪时,可能由于沉重的经历和经久的磨难,对生活已失去了激情和活力,所以,要有点张狂劲,以平衡生命的沉闷。而年轻人,正由于前面说过的道理,才要稳重。切不可谬以为,老都要张狂,何况我们年轻人呢?不要误解就好。

总之,当孙孙能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待他人,能真正懂得谦卑,并很自然地表现出谦卑气质时,便是孙孙真正有了深厚思想内涵、趋于成熟的时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